中国政府网|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互动交流 > 新闻发布会

重庆举行2021年今冬明春自然灾害防治工作新闻发布会

--

日期:2021-12-02

    原标题:重庆市举行2021年今冬明春自然灾害防治工作新闻发布会

    11月26日,重庆举行2021年今冬明春自然灾害防治工作新闻发布会,请市应急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何建平,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韩列松,市水利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任丽娟,市林业局二级巡视员熊忠武,市气候中心总工程师唐红玉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主持人杨宏燕: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2021年全市今冬明春自然灾害防治工作情况。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市应急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何建平先生;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韩列松先生;市水利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任丽娟女士;市林业局二级巡视员熊忠武先生;市气候中心总工程师唐红玉女士;他们将一起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的提问。

    下面有请何建平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重庆市应急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何建平: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但对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而言,一年主要分两季,就是汛期和非汛期。汛期重在应对灾害,冬春非汛期重在打基础、强保障。机构改革后,我们依托“1委4指”(市减灾委和市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市抗震救灾和地质灾害防治救援指挥部、市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4个专项指挥部)工作机制,不断强化全市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的综合统筹,按照“冬春打基础、汛期抓应急”的工作思路,汛期一结束,我们就着手冬春工作的部署推进,这项工作从2019年至今,已是第三个年头。今年11月11日,市减灾委印发了《关于做好今冬明春自然灾害防治基础保障工作的通知》,开启新一轮工作部署,下面,我就相关情况向媒体朋友作以下的通报。

    一、工作开展情况。基于今年汛期灾损情况及在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市减灾办会同相关行业部门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就今冬明春全市灾害防治重点工作进行了梳理,从“查、建、救、宣、统”五个方面着手,统筹推进10项工作任务。

    一是点面结合抓“两查”:即强化风险普查和隐患排查。统筹推进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开展风险评估和相应的风险区划编制工作。同时,各行业根据既定的周期安排,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更新台账清单,逐点落实整改。

    二是软硬并进抓“两建”:即建好夯实基础设施和预警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建好防御工程,包括损毁工程的修复、病险水库加固、地灾隐患治理、森林防火、易涝点整治等项目。预警体系建设,一方面是加密监测站点硬件建设;另一方面,是在气象部门发布普适性预警基础上,着力推进行业、基层预警规范的细化落实,进一步完善全市预警工作机制。

    三是平战衔接抓“两救”:即充实救援力量和落实救灾救助。救援方面,着力推进各级应急救援队伍和装备能力建设,加快各级各类应急预案修订编制,并组织开展训练演练。在救灾方面,加快完成倒房重建任务,有序落实我们既定的冬春救助,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

    四是内外兼顾抓“两宣”:认真抓好内部业务培训和防灾减灾社会宣传。在内部培训方面,重点开展基层干部、“四重”网格员、河长、护林员等基层干部和一线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着力提升基层风险预警及避险的组织能力。在社会层面,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普及防灾减灾救灾常识,增强群众自救互救能力,营造防灾减灾群测群防、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

    五是督导并重抓“两统”:就是“督”与“导”相结合,确保工作的落实。所谓的“督”,就是全面部署,细化明确具体任务,依托市安委会、市减灾委明察暗访的工作机制,加强过程的督导和管理。“导”就是在“下任务”的同时“教方法”,开展示范培训,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对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推进不力的,加大我们的曝光力度,严格督促整改,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按期完成。

    二、下一步工作。市减灾委已印发工作通知,近期还将在全市四季度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大会上作进一步的部署和安排。下一步我们的关键任务,就是抓好落实。紧扣今冬明春5个方面、10项重点任务,市减灾办会同相关市级部门梳理明确了32项重点工程项目,对照清单“挂图作战”,一月一报、督导落实,并要求各区县因地制宜梳理本辖区今冬明春的重点工作任务并抓好落实。通过市、区县两级的统筹督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实,为迎战明年汛期做好准备。我的发布完毕,谢谢大家!

    杨宏燕:

    谢谢何建平先生,下面进入提问环节。

    重庆日报记者:

    大家好,我想请教一下各位,近期社会公众特别关心今年“拉尼娜事件”的发展,请问一下这个影响会继续延续吗,会对重庆市今冬明春的气候趋势有怎样的影响?

    杨宏燕:

    这个问题请唐红玉女士回答。

    重庆市气候中心总工程师唐红玉:

    刚才这位记者提到的“拉尼娜”事件,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出现大范围偏冷、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冷水现象,称之为“拉尼娜事件”。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赤道中东太平洋发生了一次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根据国内外模式预测,预计今年冬季又要出现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结合前一次拉尼娜事件,将形成一次“双拉尼娜事件”。

    拉尼娜事件对我们国家的气候影响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对我们国家的气候影响非常大。但是影响气候因素非常多,拉尼娜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综合分析拉尼娜及北极海冰、东亚冬季风和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异常等因素的影响。预计今年冬季我市气温总体较常年同期偏低,影响本地冷空气活动会比较频繁。前冬,12月份我们预测西南部和东南部气温比常年偏低,其他地方比常年略偏高,隆冬(2022年1月)和后冬(2022年2月)冷空气活动将明显偏强,大部地区气温明显偏低。

    主要低温时段为:12月中旬后期和下旬后期、1月下旬和2月上中旬,其中1月下旬至2月上中旬海拔800米以上地区可能会出现阶段性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降水方面,预测冬季降水是西多东少。同时由于冷空气偏强且较为频繁,我们预测冬季大气自净能力较有利于大气污染扩散。预计明年春季大部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多的趋势,总体春季的气象干旱不明显。回答完毕。

    杨宏燕:

    谢谢唐红玉女士,下面请继续提问。

    重庆之声记者:

    谢谢主持人,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进一步完善预警工作机制,今年基础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能否再具体的介绍一下。

    何建平: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应对自然灾害重在“防”。预防灾害,我们能做的,其实就是两件事:首先是“建”,就是建好基础设施,提高设防水平;第二是“避”。大自然力量无穷、瞬息万变,总有防不胜防的时候,一旦防不住,就必须转移避险。对于避险而言,及时有效的预警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老百姓经常说的,我们惹不起,我们躲得起。

    经过多年努力,我市“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组—户”六级预警发布体系已基本建成,预警信息发布渠道也日渐多样和便捷,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覆盖面和时效性已基本得到保障。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比较明显的,比如说如何把普适性的气象预警信息及时转化为各级各行业部门和社会民众有效的避险行动,就是我们目前应该着力研究解决的问题。

    针对预警管理问题,我市减灾办于去年就开始着手研究,于去年8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灾害预警管理相关工作的通知》,对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之后,对各行各业作出了规定,在既有气象灾害预警规范基础上,以行业和基层预警规范为着力点,条块结合,进一步完善我市预警工作机制。这个文件去年被中国气象局评为十大创新项目。

    具体来讲,“条”方面,就是15个灾害天气敏感行业,针对各类灾害天气分级制定行业预警规范,重点明确灾害来临的时候我们怎么“避”,比如说“停学、停工、停业、停运、停游、停航”等阈值,及时“叫停”。在“块”方面,各镇街结合自身实际,细化明确各自的预警信息发布的规范,包括各级各类预警发布的启动阈值、发布人、发布对象(具体到户到人)、发布渠道、具体防灾减灾措施和避险等内容。

    总之,就是通过对不同行业、不同镇街预警规范的具体细化,进一步增强预警内容的针对性、避险响应的指令性,解决预警信息“有用”“管用”的问题,再通过全市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实现自动发布,解决“及时”问题。

    这样的工作机制就可以完善我们以前工作中的一些缺陷和存在的问题,实现我们的灾害天气预警信息收得到、看得懂、能管用。

    下一步重点,就是如何扎实抓好工作落实。改革创新,需要示范引领,目前,我们正按照“一行业一措施、一乡镇一方案”的要求,在开州和航运、城市内涝两个行业领域深入开展条块结合的试点,计划于明年汛前组织先行地区和行业进行示范,后续全面推进。我就说这些,谢谢。

    杨宏燕:

    谢谢何建平先生,下面请继续提问。

    华龙网记者:

    你好,重庆华龙网记者。请分析一下重庆今冬明春是怎样的雨水情形势,当前在保障农村供水方面有哪些举措?

    重庆市水利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任丽娟:

    我来回答这位媒体记者的提问,根据历史水文资料和当前大气环流形势分析,初步预计:冬季(2021年12月—2022年2月)全市总体降水较常年总体偏少,主要河流出现较明显洪水的可能性较小。春季(2022年3月—2022年5月)全市总体降水较常年略偏多,主要江河来水较常年同期总体平稳。

    尽管今冬明春全市无明显旱情,但市水利局仍然采取多项措施,做好今冬明春旱灾防御工作。

    一是充分拦蓄来水。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引、提水等措施,尽可能拦蓄地表水入库、入塘、入堰、入池。截至10月31日,全市水利工程蓄水29.71亿m3,比去年同期增加0.23亿m3;工程可供水量为21.9亿m3,比去年同期增加1.9亿m3。

    二是提升冬春农村供水能力。已分解下达第二批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9865万元和2021年第三批水利救灾资金2300万元到相关区县,重点是用于农村供水工程项目以及兴建修复抗旱水源、添置提运水设备等,解决季节性缺水及水质水量不稳定问题。

    三是加强工程维修养护。做好已成水库、水渠等工程的维修养护和除险加固,尽早恢复病险水库蓄水能力,加强工程的防渗防漏,减少蓄水输水损失。

    四是强化调度运用。优化不同水资源之间的调剂,严格放水调度审批,实行科学调水、计划供水、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进入今冬明春的非汛期后,水利部门将抓住建设有利时机,及时查漏补缺,加快推进堤防、水闸、水文监测设备等水毁设施的修复,按计划做好中小河流、山洪沟治理,确保防治项目保质保量按期完成,为明年的防汛工作奠定扎实基础。谢谢!

    杨宏燕:

    谢谢任丽娟女士,下面请继续提问。

    中新社记者:

    谢谢主持人,中新社记者。根据我市多年地质灾害成灾发展规律,今冬明春是地质灾害低发、少发时段,应急处置任务相对较轻。请问这一阶段,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心将放在哪些方面?

    杨宏燕:

    这个问题我们请韩列松先生回答。

    重庆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韩列松:

    谢谢记者的提问,确实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规律。今年以来,全市所发生的479次地质灾害灾险情,就与今年的22次强降雨天气和区域性暴雨有关的。目前我们全市规划自然资源系统将积极抢抓有利窗口期,以“夯基础、提能力”为目标,以汛后核查、培训演练为抓手,抓实、抓细今冬明春各项重点工作。

    一是全面开展地质灾害汛后核查工作。指导各区县切实做好汛后核查,及早核实、更新地质灾害基础数据和“四重”网格员基本信息,更新、完善和汇交地质灾害信息系统有关数据。对于已经实施工程治理、搬迁避让或者经长期监测已经处于稳定状态的隐患点,将依据相关程序和要求,完成隐患点的销号工作,来动态管理地质灾害险情隐患的数据库。

    二是提升地质灾害风险管控能力。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已经初步识别的疑似地质灾害隐患进行现场的核查验证,精准确定隐患点;推进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和精细化调查,科学评估确定地质灾害易发区、风险区。

    三是加强地质灾害宣传培训演练工作。以院坝会、集中授课等方式,分层级、分批次培训“四重”网格员和受威胁群众;继续开展“地质灾害、你我共防”宣传活动,并通过电视、展板、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和平台,普及地质灾害科普知识、避险自救等基本知识,提升广大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四是推进地质灾害综合防治项目。启动实施一批地质灾害治理项目,以工程手段尽早消除一批安全隐患;在“两群”地区,对部分隐患点增设监测设备,增加监控频次;在主城都市区实施智能化、普适性的监测预警实验,技防和群防相结合,进一步提升预警能力。谢谢!

    杨宏燕:

    谢谢韩列松先生,由于时间关系,最后一个提问。

    环球网记者:

    请问这一阶段在森林草原防火领域做了哪些工作,目前我市的基础保障能力现状如何?

    重庆市林业局二级巡视员熊忠武:

    感谢这位媒体朋友对我市森林防火工作的关心和关注。

    目前我市处于森林草原的非防火期,也正是我们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维修改造的黄金时间。为全面做好明年春季森林草原防火基础保障工作,我们将利用今冬明春防火期间隙,加大防火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改造力度,主要抓实三项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中央投资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对已完成国家投资建设任务的江津、綦江、北碚、合川、开州、云阳和万盛经开区6个项目进行竣工验收,确保明年春防能够全面投入使用;加快推进南川、丰都、巫溪、巫山4个在建项目建设,确保按时按质完成建设任务,及时发挥作用。

    二是完成全市年度防火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按市减灾委下达的年度建设任务,对100座防火标准化检查站进行达标验收,对区县自行安排建设的72公里生物阻隔带,1943公里工程阻隔带、95个消防水池(箱)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和质量进行检查指导,确保年度防火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圆满完成。

    三是全面开展防火基础设施维护。将对全市现有宣传牌(碑)进行加固改造,清理遮挡物;消防水池(箱)进行检修,保持完好率和蓄水量;防灭火机具装备和物资进行清点、检修,及时补充损坏机具和消耗物资;生物阻隔带、工程阻隔带进行修复,清理杂灌土石和林下可燃物;同时,将组织厂商、专业技术人员对林火视频监控、林下红外监控和智能卡口等系统进行全面检修维护和升级改造,使全市森林草原“物防”和“技防”设施建设保持最佳状态,为明年春防工作奠定坚实的物资保障基础。

    此外,“十三五”以来,我市积极争取中央预算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建设项目15个,总投资20197万元,在25个区县建设了防火物资储备库、森林火灾视频监控系统、专业扑火队营房等基础设施。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和各区县加大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截至2021年10月,全市“技防”设施已建成森林草原火险监测站21座,林火视频监控275套,林下红外监控系统13套、2698个监控点位;“物防”设施已建成宣传碑(牌)10万余座(个),森林草原防火检查站1845座,(含标准检查站193座),森林消防水池2193口,生物阻隔带1643公里、工程阻隔带10432公里,可以说,我市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已经有了坚实的保障基础。

    同时对“十四五”期间全市森林防灭火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科学的规划,通过下一个五年建设,我市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保障能力将有大幅度的提升。

    杨宏燕:

    谢谢熊忠武先生,今天发布会的提问环节到此结束,谢谢5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