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农业机械化信息 > 媒体报道

南川:8分钟跨越5小时山路!无人机助力金佛山采笋季

--

日期: 2025-09-23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本来20个人需要两天搬完,无人机半天就干完了!”9月16日,在金佛山柏枝山山脚,笋农黄连君望着满载鲜笋的无人机从空中落地时,难掩心中兴奋。

当日上午10时,在海拔1600米的柏枝山山脚,飞手熟练地操控遥控器,无人机仅用8分钟便完成从山脚到山顶的往返,将打捆整齐的方竹笋精准“投递”至货车车厢。

▲黄连君看着方竹笋被吊运进车厢。记者 甘昊旻 摄

黄连君告诉记者,他承包了200亩笋林,每年鲜笋产量大概在3.8万斤。由于鲜笋下山运输难度大,以往他都会在山顶将鲜笋制作成干笋再运下山。“即便是运输干笋,也需雇佣近20人。上山需2小时,下山需3小时,而且每人需要往返两趟才能搬完,仅人工费就要6000元。”今年,南川推广无人机运输,他抱着尝试的心态,将进山生活物资运输与干笋下山运输均改为无人机吊运。“太快了!只需要3个小时,3000斤干笋就运完了,成本还降低了三分之一。”黄连君开心地说,“明年我可以直接运鲜笋下来了,更方便。”

▲无人机吊运方竹笋。记者 甘昊旻 摄

金佛山方竹笋生长于海拔1200米以上的陡峭山区,过去完全依赖人力背运。今年,南川引入无人机吊运,单次运载量可达200斤。以柏枝山笋林为例,方竹笋的单趟运输时间从人力所需的5小时大幅压缩至无人机运输不到8分钟,效率提升超90%。

笋农叶小明欣喜地说:“今年轻松,无人机吊运物资省力不少,鲜笋下山时间也缩短,总收入还比去年卖干笋多点。”

▲无人机助力金佛山方竹笋高效运输。记者 甘昊旻 摄

据了解,南川区正在全面推进低空经济发展,围绕“1+9+N”的整体布局,重点打造一个综合基地、九个垂直起降点以及多条航线,全力拓展文旅、农林、物流和政务四大应用场景。

▲无人机高效吊运金佛山方竹笋。记者 甘昊旻 摄

目前,南川区发展改革委已申报“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计划建设8座5G基站、3座北斗增强站、5套微气象站,实现核心采笋区5G信号覆盖率95%、厘米级定位及分钟级气象预警。南川区惠农文旅集团也已和中驰航空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投资建设起降点等基础设施,合作开发低空观光航线,并推进联合运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