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 监测预报

重庆市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2025年第6期)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 2025-08-26
字体:

9月气温即将开始下降,昼夜温差增加,另外,养殖水体的载鱼量、投饵量达到全年的高峰,池塘水质易恶化并诱发多种疾病。养殖户要做好池塘蓄水消毒改底工作,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注意观察水质变化情况,做好水质调节工作,如遇到闷热、暴雨等不利天气,极易引起鱼类缺氧浮头或泛池。

一、病情预测

1.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草鱼、鲤鱼、鲢、鳙等易发生。

2.打印病:鲢、鳙为主要宿主。

3.传染性脾肾坏死病:大口黑鲈、鳜鱼等易发生。

4.诺卡氏菌病:大口黑鲈等易发生

5.肝胆综合症:鲫、鲢、鳙等淡水鱼易感染。

6.鲫造血器官坏死病:鲫鱼养殖场需重点防控。

7.车轮虫病、指环虫病、斜管虫病:主要危害各类淡水鱼的鱼苗、鱼种。

二、防治措施

1.加强日常管理:定期消毒养殖工具,保持适宜养殖密度,确保溶氧充足。适时注水调节有机物浓度,定期使用生石灰或微生态制剂改善水质。维护好发电机、增氧机,配备一定量的化学增氧剂。

2.做好池塘的维修整治,以保安全。一是全面检查池塘堤坝保水状况,及时堵缺补漏;二是检查池坎抗洪能力,及时加高加固池坎;三是检查进、排水设施,及时清淤清障,以及堵缺补漏,增强池塘保水和抗洪能力,作好蓄水及防洪准备。

3.暴雨后易缺氧,需提前开增氧机,备过硫酸氢钾增氧片,避免泛塘;根据水质情况进行改底(如过硫酸氢钾),加注新水,避免氨中毒。

4.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每半月使用生石灰全池泼洒。发病时,聚维酮碘溶液(水产用)全池泼洒消毒,治疗烂鳃病可用氟苯尼考粉等国标渔药拌饲投喂;细菌性赤皮病、肠炎病和败血症可用甲砜霉素粉;肠炎病可用大蒜素等拌饲投喂。

5.打印病:每立方米水体用1克~1.2克漂白粉(25%~30%),或用0.5克~0.6克漂白粉全池泼洒,每千克鱼用量为20毫克氟苯尼考拌饲投喂,每日1次,连用3天~5天。

6.传染性脾肾坏死病:全池泼洒聚维酮碘,水质不良时,选用过硫酸氢钾或高锰酸钾(需谨慎使用)等强氧化剂调节水质,同时内服多糖类免疫增强剂+复合多维制剂+保肝护肝制剂,并发细菌性疾病时内服氟苯尼考+盐酸多西环素+维生素K3粉。发生该病的加州鲈养殖池塘减少投饵量或停食1天~2天可较好的治疗此病。

7.诺卡氏菌病:选用敏感抗生素和维生素C进行拌饵投喂,外用聚维酮碘或戊二醛等渔用消毒剂进行全池泼洒。

8.肝胆综合症:养殖过程中添加胆汁酸、三黄、板蓝根等,进行脏器修复;不投喂发霉、酸败、变质的饲料;定期培水,注意池塘藻类和有机质产生,避免氨氮、亚盐等的爆发对鱼体产生外界影响。

9.鲫造血器官坏死病:加强检疫,确保不携带病毒。发病时,切忌滥用药,每立方米水体用刺激性较小的碘制剂全池泼洒消毒。发病时,可以连续泼洒2次~3次,隔天泼洒1次。药物采用板蓝根、蒲公英、茵陈、穿心莲等,每千克饲料各用3克~5克,加5倍水煎开后取汁,拌料投喂,1天2次,连用7天~15天。

10.车轮虫病、指环虫病 、斜管虫病:在鱼种放养前,每立方米水体用0.5克~1克硫酸铜浸浴15分钟~30分钟进行预防消毒。治疗车轮虫病:每立方米水体用0.7克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或者每立方米水体用0.4克苦参碱,全池泼洒1次~2次。

11.做好无害化处理。及时打捞水体和底泥中的死鱼,具体参照《病死水生动物及病害水生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SC/T 7015-2022)执行。

12.加强检测和检疫。加强水产苗种检疫及养殖过程中重大病原的检测。

13.规范使用药物。选择“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中的药物,科学规范使用,禁止使用违禁药物,所有药物使用需遵循休药期规定,避免药物残留。

防治措施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建议咨询专业技术人员或通过"全国水生动物疾病远程辅助诊断服务网"(http://www.adds.org.cn/)或"中国水产"APP获取专业指导。如有疑问,也可咨询重庆市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联系电话:023-86716360。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