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0265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农工党重庆市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促进全市智慧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第0265号提案)收悉。经与市科技局、市商务委、市供销合作社、市扶贫办、市通信管理局、市大数据发展局等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智慧农业发展推进情况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智慧农业以来,我市坚持把发展智慧农业作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工作来抓,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智慧农业发展实施方案(试行)》(渝府办发〔2019〕111号),提出要大力实施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和服务在线化四大行动,积极探索山地特色智慧农业应用模式,推动大数据智能化为现代农业赋能。
市农业农村委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紧紧围绕重庆特色农业产业链发展,大力开展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提升试验示范,在全市累计发展农业物联网等智慧农业生产基地或主体超过400个,应用自动化监测、控制技术的种植业面积超过4万亩、畜禽养殖圈舍近6000亩、渔业养殖面积近4000亩,无人机植保播种作业面积超过10万亩。通过12316“三农”服务热线、信息进村入户综合服务平台、手机短彩信等方式为农村、农民及涉农企业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大力开展三农大数据平台建设,促进涉农数据资源整合。积极探索单品大数据建设,全面启动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大数据中心,推动忠县、奉节、潼南、江津等区县试点柑橘、柠檬、花椒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在江津、渝北、永川区等区县探索“卫星遥感+人工智能深度计算”模式,构建农业产业数字化地图。探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已发展追溯点4100余个,3200多家农业企业注册上线,初步实现市级、区县、乡镇三级垂直化监管。
市商务委、市供销合作社、市扶贫办等部门着力构建农村电商公共服务和扶贫体系,“村村旺”农村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已完成线上系统建设及线下资产布局,全市已建成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28个,乡镇级村电商服务站点5940个,贫困村电商服务点801个。市大数据发展局、市通信管理局大力推动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信息乡村”建设,已完成80个“互联网小镇”和800个“互联网村”建设,着力满足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用网需求。市科技局积极利用农业科技园区、星创天地等创新载体,发挥科技引领示范、科技孵化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智慧农业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
二、关于“智慧农业发展基础设施”
一是因地制宜加强农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行政村光纤网络和4G信号普遍覆盖,满足农业用网需求,加快推动5G在农村地区应用。目前,全市8068个行政村实现光纤网络和4G网络全覆盖,实现18个深度贫困乡镇人口聚居自然村光纤和4G网络覆盖,基本实现“村村通宽带、户户有信号”。涪陵区、江津区、梁平区等部分区县已经率先启动农村5G网络基础建设。二是大力推进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鼓励市内外大型电商、商贸、物流企业参与城乡供应链、物流链整合。围绕我市山地特色农业产业,在规模产地就近建设具有农产品商品化处理功能的集约化、规模化、智慧化产地集配、仓储、冷链等设施,补齐农产品供应链“最初一公里”短板。争取到2025年实现全市农产品产地商品化设备使用率达到80%以上,全市优势农产品冷链流通率达到60%以上。
三、关于“强化智慧农业支撑应用”
一是综合利用卫星遥感、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资源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进行感知、诊断、决策,实现全市农业生产精准指导。2019年,已打造水稻、玉米、油菜、茶叶等产业数字地图。二是按照信息资源“五统一”要求,推进农业系统信息资源共享整合。建设全市三农大数据平台,现已编制11类数据资源,243个信息项,4897个指标项;建成资源库10个,整合近8200万条数据,年底即可正式上线运行。三是着力打造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大数据中心,现已接入生猪结构化数据300多万条,非结构化数据超过3000MB。生猪大数据中心建设已列入市政府投资三年滚动规划,力争通过2-3年,建成生猪大数据应用平台和资源展示平台,推动市场预警、预测和产品开发应用,最大程度实现政府与市场资源融通。四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强化农业生产智能化。截至2019年11月底,全市大田综合应用物联网生产769万亩,占比19.5%;智能化畜禽养殖2417万只,占比4.5%;全市蛋鸡饲养和食用菌、豆芽生产等智能化关键技术环节取得突破,基本形成工厂化标准生产;水肥一体智能灌溉、环境监测、自动饲喂等智慧农业技术应用广泛,示范区域灌溉水利用率提高到95%,亩施肥量要减少1公斤以上,水土平衡、土壤质量得以有效保持和改善。
四、关于“强化智慧农业科技创新”
一是组建柑橘(脆李)、榨菜、草食牲畜、生态渔业、中药材、茶叶、调味品、荞麦、蚕桑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大力开展新品种或新品系的筛选、新技术的创新集成、新装备的设计改进、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名优产品的培育发展。二是积极开展智能化信息技术支撑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试点,探索建设了一批测土配方精准施肥的在线APP。黔江区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指导系统,实现了在线施肥技术指导查询,促进全区120万亩主要农作物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0.2%。接下来,将充分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村电商产业园、星创天地和科技专家大院等创新平台功能,建设一批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中心,创新科技信息服务模式,推动产学研用合作。
五、关于“强化智慧农业统筹推进”
一是大力推进涉农信息资源整合。通过建设“三农”大数据平台,基本实现了市农业农村委系统内80%的信息数据归集整合,打通了70%以上的孤岛系统,同步建立了农业数据资源目录体系,包括数据管理体系、元数据标准、代码标准、编码规范、数据采集标准、数据交换标准、数据质量标准、数据访问接口标准等。依托“三农”大数据平台数据采集工具搭建了全市农业资源调度平台,实现工作数据的统一设计、统一填报、查询统计、统一管控、统一调度,目前正在相关行业单位推广使用。二是大力开展基层信息服务站点建设和资源整合。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按照“政府+运营商+服务商”模式,积极整合农业农村、科技、商务、邮政、供销、气象等部门在农村现有站点资源要素,以满足农民生产生活信息需求为落脚点,定制开发了重庆市进村入户综合服务平台及“渝益农”APP,推动在线为农解难题。截至目前,已建成益农信息社9104个,全市行政村基本实现全覆盖。三是积极开展农业行业生产管理应用平台建设,如重庆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云平台,平台涵盖畜牧生产监管、数据收集、统计分析、工作人员管理(定位)、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注射、动物及产品检疫、监测采样、养殖监管(定位)、投入品监管、信息推送和在线服务等实际应用模块,应用服务端全部采用手机APP方式使用,该平台目前在璧山等多个区县投入使用。
六、关于“优化智慧农业发展环境”
一是新型信息化农业生产经营性服务迅速发展。奉节大力发展“脐橙产业+电商”产业,全县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105家,各类网店1800余个,淘宝店C店达1600余家、微商突破10000家,2018年度网销农产品突破4.5亿元,全县1.1万户贫困户通过电商实现脱贫致富。潼南10余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组建了农用无人机联合社,利用大疆MG-1P农业植保无人机为周边农户开展植保作业服务,1小时作业面积超过100亩。二是以创业引导、培训、孵化、平台建设为抓手,推动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和智慧农业发展。通过培训、资金扶持,全市已培育种养大户14.5万个、家庭农场2.1万家,农民合作社3.3万家,农户参加合作社比例56.7%;建成农村创业创新园区151个,双创人员12.56万人,年营业收入总额541.58亿元,带动就业人数117.26万人。特别是“互联网+乡村旅游”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巴渝醉美乡村网”“重庆村游网”等平台通过提供便捷查询服务,定期发布精品线路休闲点,推动和引导乡村旅游,对丰富市民生活、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18年我市乡村休闲旅游业接待突破2.05亿人次,综合旅游收入677亿,带动100万农民就业,33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
七、关于“加强智慧农业教育培训”
采取多元化培训,不断强化服务在线化。多形式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全年共培训村级信息员3.24万人次,提供公益便民服务超过15万次,带动贫困区县农产品销售1100余万元。接下来,将围绕《重庆市智慧农业发展实施方案(试行)》(渝府办发〔2019〕111号)工作要求,进一步研究和探索重庆智慧农业发展措施和办法,着力实施智慧农业“四大行动”。一是生产智能化行动。开展农业产业链关键环节智能化建设,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园智能化示范、农机装备智能化示范,建设“天空地一体化”智慧农业体系。二是经营网络化行动。实施百亿品牌农产品网络销售、农产品网销能力提振、网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程。三是管理数据化行动。推动农业数据资源共享共建,开展农业大数据应用,强化农业生产监测,提高农业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四是服务在线化行动。深入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打造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推进手机“新农具”应用,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
此答复函已经市农业农村委路伟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贵单位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提案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及时反馈市政协提案委。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0年5月22日
联 系 人:黄洪
联系电话:89133113
联系地址:两江新区黄山大道186号
邮政编码:401121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