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 > 市政协委员提案建议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0785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 2020-06-04
字体:

周作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建议》(第0785号提案)收悉。经与市生态环境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供的建议意见很有针对性,对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吸纳。

自2018年以来,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全面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农村环境质量明显提升,“脏乱差”现象明显改善。但与此同时,也存在您在建议中提到的资金投入单一、专职管理人员不到位等问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整治难度大,今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重点围绕“6+3”任务,在宣传发动、资金投入、规划引领、长效机制建立等方面下功夫,把“面子”和“里子”结合起来,给环境“洗脸”、为素质“洗礼”,统筹推进、标本兼治,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全面调动各方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纵深推进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一、关于“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019年,全市以“村庄清洁行动”为载体,多措并举,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着力教育引导。通过召开各类会议(动员会、推进会、院坝会、宣讲会等)、制作农村人居环境宣传视频、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品(围裙、帽子、环保布袋等)、发放宣传资料(口袋书、倡议书、宣传海报等)以及创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油诗”、快板、文艺节目等形式,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行全方位宣传和培训,实现“进村入户到人”,效果“入耳入眼入心”。二是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春夏秋冬”战役。2019年,全市各区县把村庄清洁行动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抓手,强力推进,包括去年2月1日我市率先在全国开展“农村清洁日”活动,相继启动了春季战役、夏季战役、“美丽村庄·我在行动”实践活动、“万名干部进村社宣讲政策、十万名志愿者入户文明劝导、百万村民自觉行动”主题月活动、秋冬战役等一系列村庄清洁行动,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增强。三是开展创建引领。积极开展文明院落、清洁户创建评选,常态化开展“家风润万家”主题活动,积极培育新乡贤,让新乡风引领新风尚。四是发挥群团作用。开展“美丽家园·巾帼行动”“小手拉大手”及“洁小青”志愿者服务活动,大力发挥妇女、学生、志愿者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积极作用。五是完善村规民约。指导基层建立“一约四会”(村规民约,红白喜事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积极发挥其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的动员、监督和引导作用。同时,还注重打好“乡情牌”,吸引各方企业家、社会名人、乡土能人、在外成功人士等出钱出力,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六是紧扣舆论引领。《人民日报》《重庆日报》等中央、市级主流媒体宣传全市人居环境整治先进经验、先进典型,刊登新闻稿件860余篇。编印《人居环境要情》29期。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激励机制、宣传发动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继续强化宣传引导。鼓励各区县继续通过制作宣传视频、改编“打油诗”、发放宣传品等形式,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将好的宣传举措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积极组织各区县通过快手app参加全国美丽宜居村庄短视频擂台赛,继续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晒小院.亮环境”随手拍活动,组织开展“60秒我说改善环境”微视频接力传播,营造人人参与、主动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二是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动员村社干部、农村党员主动亮明身份,带头搞农村环境整治,同时广泛开展“最美庭院”“文明卫生星级户”等评选活动,弘扬正能量,形成整治合力,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积极性。三是合理划分政府和村民环境整治事权。指导各区县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引导村民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和管理,推动决策民主化,保障农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明确村民维护公共环境责任,庭院内部、房前屋后环境整治由农户自己负责,村内公共空间整治以村民自治组织或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动员广大村民积极主动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共同改善村民环境、建设美丽家园。四是推广公示农户“红黑榜”。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公示环境整治农户“红黑榜”。各镇街各村社每季度对农户清洁卫生开展评比、打分,对评比情况进行张榜公示。对进入“黑榜”的农户,由村长或村书记进行“谈话”,让农户“红红脸”,提高农村环境整治意识。五是开展村庄“比武”活动。全市要求,以乡镇为单元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比武”活动。各区县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每季度或每2月开展1次“比武”活动或“观摩”活动,通过环境“大比拼”,激发各区县、各镇街、各村社、各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内生动力。六是推行激励与约束并举的村民自治方式。在已经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内容纳入村规民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激励约束并举机制。引导各区县通过“门前三包”“积分奖励”“先建后补”“多干多补”等措施,调动群众积极性。同时,对违反村规民约规定的,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二、关于“创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及人才吸引方式”

(一)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投入

2019年,中央、市级财政共投入83.24亿元,用于各区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其中,农村“厕所革命”投入2.37亿元;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投入2.2亿元;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投入5.25亿元;村容村貌整治提升投入71.26亿元;其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投入2.16亿元。此外,全市进一步完善了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投入的机制,要求各有关区县统筹城乡建设、生态环境、林业、卫生健康等领域有关资金,集中用于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2019年全市发行的政府新增专项债券中,安排80亿元以上资金用于支持部分区县开展污水管网、污染防治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建设;支持利用农发行、国开行5-30年的中长期政策性贷款,建设通组公路。

2020年,全市继续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市级资金计划投入30多亿元,用于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截至2020年4月底,市级财政已投入6.67亿元,有效保障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和项目。市级层面积极向中央争取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财政奖补资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会同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积极向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争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同时,我委也将积极支持、推荐合川区申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项目。二是用好政府债券,创新投资渠道。进一步完善政府、农村集体和农民、社会力量等多元投入机制。在今年全市拟发行的政府新增专项债券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支持部分区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建设;引导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加大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支持力度;继续争取世行贷款、亚行贷款、法国贷款等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建设。三是强化财政资金统筹整合。进一步精简涉农专项数量,充分赋予区县自主权,除中央约束性任务外,市级原则上不新增约束性任务,完成约束性任务后,中央资金可在同一大专项内调剂使用,市级资金可跨大专项整合使用。相关区县围绕农村人居环境重点领域发挥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的主体作用,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统筹城乡建设、生态环境、林业、卫生健康等领域有关资金,集中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是深化股权化改革,加大贷款贴息力度。市级切块到区县的农业产业发展资金,要求区县主要采用贷款贴息方式扶持农业经营主体;采用项目直接补助的,实行股权化改革并先建后补。持股主体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倾斜,实行弹性收益分配机制和逐步退出机制,保障政策效能充分发挥。五是鼓励农户和社会资本投入。稳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农业信贷融资质量和覆盖面。发挥好农业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等农业产业基金作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完善村规民约,开展农村垃圾处置、污水处理受益群众付费试点。六是做好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对预算执行进度不达标或存在被审计收回资金的,按相应比例压减项目资金,推动部门加强预算执行和财务管理。对绩效低下的项目要及时清理退出。

(二)关于激励人才下乡

全市高度重视人才振兴工作,采取多种措施激励人才下乡。一是强化政策支持。市人力社保局联合市委组织部等5部门印发《推动全市乡村人才振兴若干措施》,提出乡村人才引进集聚、培养培训等19条具体措施,引导人才向乡村聚集;会同市委组织部印发《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若干措施》,从搭建基层人才事业平台、改进基层单位人员招录、完善基层人才激励等方面出台10条具体举措,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二是不断培养乡村人才。全市遴选45个专家团队开展服务基层活动;开展“三师一家”下乡活动;开展农村工匠培训;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共选拔招募10272名“三支一扶”人员到基层服务;开展职业农民培训,2019年完成农民教育培训26540人。三是支持返乡创业。2019年新增10个市级返乡创业园,市级园区累计达到30户,落实园区一次性奖补和绩效奖补政策;支持返乡创业企业发展,2019年为2.1万户农民工提供创业担保贷款约29亿元;鼓励贫困地区返乡创业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对达到条件的企业,按照500元/人/月的标准进行补助。2019年全市累计回引农民工36.3万人。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职能职责,积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激励人才下乡,助力乡村振兴。一是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充分发挥就业补助资金在小额贷款贴息、重点企业贷款贴息、创业培训、社保补贴等方面的扶持作用,统筹打捆,研究出台返乡创业促进办法,扩大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覆盖面。二是做好“三支一扶”招募。根据区县岗位需求,面向社会公开招募选拔527名“三支一扶”人员到基层服务。三是持续开展智力帮扶活动。持续开展“重庆市专家服务团”服务基层活动,优化实施“三师一家”等项目,依托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开展基层急需紧缺人才培训培养。四是持续开展职业农民培训。根据区县实际需要,针对性开展职业农民培训,提升农民从业技能。

三、关于“强化建章立制,构建长效机制”

2019年,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并常态长效贯彻执行。一是建立责任落实机制。明确“市级主导、区县主责、乡镇主事、村社主体、农民主角”的责任落实机制。聚焦“6+3”重点任务,进一步明确由市农业农村委牵头抓总,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卫生健康委、市城市管理局等25个部门分工合作的统筹联动机制。强化“月调度、半年排位、年终考核”的工作推进机制。年初下达区县任务清单、纳入市政府督查的专项目标考核,“每月调度”一次工作进展,“双月协商”一项重点任务,半年进行一次区县排位通报,年终进行考核,确保任务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到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结果在全市通报,并纳入区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作为区县年度综合考核的依据之一。二是建立督导监督机制。全年组织一次由厅级干部带队,相关主责部门参与的专项督促指导,发现差距和问题;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办督查督办组,50%的时间深入区县以暗访为主开展督促指导,发现差距和问题。畅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问题投诉渠道,设立市县乡村4级投诉电话、举报信箱,通过快手、抖音等新媒体,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随手拍,及时对不文明的行为进行曝光。三是建立长效运营维护机制。全市建立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管、农村生活垃圾作业管理等长效机制。各区县因地制宜探索多种模式管护机制和付费机制。比如,奉节县在83个村试点建立“垃圾兑换银行”;梁平区、巫溪县、开州区建立了管护经费收缴配套制度,每年每户缴纳一定金额卫生费,用于村集体垃圾和卫生户评比奖励;巴南区建立了农村环境整治“五制”方法;开州关面乡实行“红黄双十条”积分制村规民约管理。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执行责任落实机制、督导监督机制、考核机制、长效运营维护机制,并在四个方面予以强化。一是强化建设和管护机制。坚持农民主角,指导各区县深入探索灵活多样的建设、管理、监督机制。督促各区县落实村庄保洁制度。健全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逐步探索受益农户适当依效付费和激励约束机制。初步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五位一体”运维管理机制。引导各区县继续因地制宜探索以效付费、共建共享共管机制。二是强化专项督导机制。拟于6月上旬组织7个专项督促指导组,到区县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督导。主要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重点任务推进情况、发现问题排查整改情况、分类分档整治评估情况等开展督导。之后,继续由督查督办组常态化开展督导。三是强化舆情信息互联互通机制。市农业农村委官网公布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举报投诉电话、邮箱,并在“互联网+督查”平台上受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问题投诉,届时向区县下发整改通知单。要求各区县畅通问题投诉渠道,建立舆情信息台账和问题整改台帐,及时整改销号。四是委托第三方监测机制。下一步计划委托第三方,选择6-7个区县进行“蹲点”监测,掌握进展、反馈问题,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走深走实。

四、关于“突出规划引领,促使各类要素资源流向农村”

2019年,全市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规划自然资源系统服务支持“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规划引领,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重要空间载体和要素支撑作用。一是开展差异化规划指引。按照自然资源部要求,指导各区县完成村布局规划编制,逐村研究村人口变化,区位条件和发展趋势,对全市所有行政村按照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等进行了分类并提出差异化规划指引。二是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规划。结合村布局规划成果,指导各区县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通盘考虑生态保护修复、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农村住房布局、产业发展空间、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自然历史文化传承和保护等,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规划,全市村规划覆盖率已达81.5%。三是积极推进规划师下乡工作。从市规划自然资源局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分三批选派39名技术骨干脱产进驻乡村振兴重点乡镇,参与指导村规划编制和实施。通过市规划自然资源局选派示范,引领各区县、高校、社会单位、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到村规划编制工作中来,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是为项目落地做好空间保障。通过村规划合理布局生产生态、生活空间,整合乡村自然资源,发掘本底特色,引导乡村产业发展,为乡村产业项目、乡村旅游项目等落地实施做好空间保障。同时,科学合理规划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提高乡村生活便利性。五是将负面清单纳入村规划中。坚持底线思维,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红线”,将相关部门涉及乡村的负面清单纳入村规划当中,作为引导和规划项目的重要管控底线之一,确保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下一步,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将指导各区县结合乡村发展实际,以解决问题、满足需求为导向,坚持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编什么,不照搬城市规划、不贪大求全,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规划,按需编制,应编尽编。同时将继续深化完善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牵头,区县、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全面参与的规划师下乡人才选派机制,逐步构筑全市统筹的规划师下乡人才网,让更多愿意从事乡村规划事业的优秀人才进驻基层开展规划服务工作,提升乡村规划实施水平。

此答复函已经市农业农村委路伟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提案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及时反馈市政协提案委。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0年5月25日

联 系 人:陈思妤

联系电话:89133942

联系地址:两江新区黄山大道186号

邮政编码:401121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