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 > 市政协委员提案建议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0097号提案的复函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 2022-06-27
字体:

张睿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建议》(第0097号提案)收悉。经与市委编办、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机构建设,健全监管网络”

一是抓好规划引领。2017年,市农业农村委列支项目资金148.18万元购买了农残速测设备分配到各乡镇监管站,并下发文件要求各乡镇自行登记固定资产。2020年初,市委、市政府出台《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若干措施》,明确要求“强化技术支撑能力建设,鼓励第三方机构参与检验检测工作,支持企业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实施农产品检验机构能力提升工程。”我们充分利用“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有利契机,做好项目策划,将农产品检验机构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纳入到重庆市农业农村发展“十四五”规划和重庆市食品药品安全“十四五”规划。同时,加强对区县工作的督促指导,将县级质检体系建设依法纳入到本级“十四五”规划。

二是严格监督管理。进一步依法强化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考核、能力验证和监督检查,确保检测质量,规范机构运行,提升检测能力。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人才引进、教育培训、考核晋升等制度,稳定基层队伍。继续实施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站建设项目,支持开展农残速测。帮助支持农产品生产主体依法履行法律义务,开展自检。继续实施基层检验检测人员到部市级质检机构跟班实习计划,着力提升基层检测技术水平。2021年开展质检人员能力提升培训357人次,对27家农产品质检机构实施能力验证。

三是强化运行保障。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四条规定,以及《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若干措施》中“农产品和食品抽检量达到4批次/千人”的要求,积极争取市和区县政府支持,依法将农产品质检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在经费安排上给予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需要相适应的保障。同时,继续加强对基层工作的督促指导,推动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有机构、有牌子、有设备、有队伍、有保障的“五有”要求。

四是推进网格监管模式。为建立健全重庆市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提升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能力,2021年,市农业农村委印发了《重庆市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渝农发〔2021〕99号),并在涪陵区召开了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现场培训会,探索“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网格化监管模式,试点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象和网格化监管人员GIS地图管理,建成全国首个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点,探索“最初一公里”监管经验。

二、关于“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农村生态环境治理”

一是推行投入品智慧监管。严格执行限制使用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制度,将1528家农药生产经营企业全部纳入市农药溯源监管平台管理。严格落实兽药生产GMP制度、经营GSP制度和《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全市28家兽药生产企业、711家兽药经营企业均100%实现二维码追溯管理,获得农业农村部通报表扬。

二是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制定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作方案,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开展植保新技术新产品试验示范,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多年持续下降。

三是推动产地环境净化。编制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实施方案,布设2100个市级农产品产地土壤质量固定控制点和500个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核算点,探索推广受污染耕地规模化防治技术模式和操作规范。同时,在25个区县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试点,建立回收点3273个,其中12个区县实现回收站点乡镇全覆盖,全市回收处置农药包装废弃物904万个。全市任务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措施落实率均为100%。

四是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印发了《重庆市秸秆还田技术规程》《重庆市秸秆综合利用激励政策指引》,推广水稻秸秆粉碎还田、秸秆腐熟还田、堆沤还田等技术,规范秸秆综合利用政策引导。遴选万州等16个区县为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开展秸秆全域全量化利用。通过对298户市场主体秸秆规模化利用情况进行统计。2021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9%以上,从源头有效控制了露天焚烧的产生。2022年,全市农业执法人员开展秸秆禁烧执法检查1276次,查处违法行为49个。

三、关于“建立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

市农业农村委和市市场监管局合力推进建设以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为载体的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衔接长效监管机制,生产销售两端发力,准出准入有效衔接,确保食用农产品消费安全。

一是加快合格证推广运用。加快推进试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完善产地准出市场准入机制,推动“四挂钩”机制落实落地。建立规模化生产主体名录库1.66万个,开具合格证56.6万张,附带合格证上市农产品41.1万吨,试行范围内生产主体开具合格证覆盖率达到80.13%,7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率先实现全覆盖。

二是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规范化管理。2020年,市市场监管局出台了《加强农贸市场食品安全规范化管理工作的意见》《重庆市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对农贸市场开办者、销售者应承担的义务和检验检测、监督管理作出了明确规定。

三是强化农产品定量检测。制定实施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定量检测计划,大幅度增加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规模。2021年,全市农业农村部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定量检测44668批次,同比增长300%,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达到99.32%。

四、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管理”

2017年,我市建成了重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并逐步推广应用。2021年,完成部市追溯平台对接融合,投入874万元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二期建设。企业注册应用国家追溯平台2660家、追溯点达到5137个,建成农安智能化监管示范点300个、市级智慧农业试验示范基地200个,绿色、有机和地标农产品100%纳入追溯管理。

五、关于“加大农业执法和农安信用运用”

一是联合开展农产品专项治理。按照农业农村部统一部署,针对11个重点品种,会同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等7部门采取“一个问题品种、一张整治清单、一套攻坚方案、一批管控措施”的“四个一”治理模式,联合开展全市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专项治理行动以来,建立重点监管主体名录库1.1万个;出动监管执法人员5.1万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主体3.6万家次,发现问题隐患256起;开展定量检测3.56万批次(不合格样品99批次,均依法查处);依法查处办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92件(移送司法案件3件),销毁问题农产品6.37吨,涉及金额16.3万元;组织各类媒体宣传报道1458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70.3万份,开展指导培训7899场次、8.7万人次。

二是组织开展“瘦肉精”隐患排查。全覆盖开展肉牛羊养殖场排查,共排查养殖场40.2万家(户)、肉牛羊464.5万只,按比例抽取样品开展“瘦肉精”快速筛查,筛查合格率达100%。

三是深入开展投入品净化行动。扎实推进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行为,出动执法人员6380人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主体12460家次,抽检农资产品样品1280个;立案查处制售假劣农资违法行为153起,收缴并销毁假劣农资4500余公斤;公开曝光典型案件30起,编辑识假辨假农资知识24条,宣传推送相关信息近100万条。

四是大力推进信用信息的归集与共享。2021年,全市38个涉农区县持续开展信用档案建设。全市7080家农资生产经营主体全部建立了农资信用档案,7.9万家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建立信用档案的覆盖面约60%。通过网审平台归集共享行政许可信息2758条。在办公内网制发文流程中嵌入“查询红黑名单”工作事项,通过流程中链接的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查询文件中涉及的具体法人和自然人的信用信息,在实施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财政性资金支持及项目安排、荣誉表彰等行政权力过程中全面落实“红黑名单”查询制度。

六、关于“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近年来,我市持续开展对食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不断加强生产指导培训和食品、农产品安全科普宣传,生产经营者的第一责任人意识明显增强,消费者的安全消费知识得到有效普及。落实“谁普法谁执法”责任制,每年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前后和6月上中旬,集中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月”和“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建立常态化普法机制,将《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纳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行政管理、行政执法的业务培训,纳入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示范培训。

下一步,我们将做好以下事项:一是巩固机构改革成果,指导区县不断完善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体制机制,强化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职责;二是不断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强大气、水、土壤及农业面源防治工作协同推进;三是继续深化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加大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不断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水平。

此答复函已经市农业农村委路伟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市政协提案委。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1年3月31日  

联系人:黄政

联系电话:89133109

联系地址:两江新区黄山大道186号

邮政编码:401121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