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0日至21日,由重庆市绿色食品协会承办的“重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监管培训”在江津区成功举办。培训汇聚了全市37个涉农区县以及高新区、经开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机构骨干、信用A级企业代表及市级相关单位负责人共计254人。本次培训旨在深入推进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监管工作的创新与落地,充分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培训内容围绕政策解读、经验分享与资源对接三大板块系统展开,节奏紧凑,内容充实。
一、把脉定向:系统构建信用监管体系
培训伊始,市农业农村委安监处三级调研员黄政回顾了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分级评价工作的进展。随后,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中心朱莹博士作了专题报告,系统阐述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的建设背景、信用监管的创新实践,并前瞻性地分析了“十五五”期间的发展思路,为重庆精准推进农安信用建设提供了权威的政策指引和战略指导。
二、精准施策:深度解读与全面部署
市农业农村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处长李永波对《天津市农产品生产主体信用评价指标(1.0版)》进行了逐条精讲,并结合重庆实际明确了落地路径与方法。他指出,信用监管是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的“信用化包装”,是激发生产主体内生动力、推动品牌建设和农民增收的“新质生产力”。他强调,全市要加速从“强化监测抓安全”向“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战略转变,并明确提出:力争2026年将信用监管纳入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考核,形成“市级抓示范、区县跟进步”的推进格局。他呼吁所有参会企业积极响应,共同将信用价值转化为发展优势。
三、银企联动:推动信用价值转化为融资便利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重庆市分行乡村振兴处处长王显春详细介绍了针对涉农企业的金融服务政策。他指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评价与银行信用评级高度契合,能将企业的“农安信用”直接转化为“融资信用”。为促进成果落地,会议现场举行了融资服务签约仪式,中国农业银行黔江支行、江津支行分别与吴滩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等6家信用A级企业现场签约,实现了“信用有价”的生动实践。
四、经验互鉴:分享基层与实践真知
在经验交流环节,部分代表深入到信用A级生产经营主体江洲渔业有限公司现场观摩学习,黔江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主任刘元喜、万州硕伦农业公司总经理张渝、江津吴滩农业服务公司董事长杨洋,分别从监管机构与生产主体的角度,分享了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与信用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为与会代表提供了宝贵的一线实操参考。
本次培训反响热烈,成效显著。朱莹博士的权威解读与李永波处长的精彩报告备受好评。会议全程座无虚席,交流互动踊跃,取得了圆满成功。此次会议统一了思想、明确了路径、凝聚了合力,为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监管工作迈向新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