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小树苗长“增收果” 税务扶贫见效果

“袁二娃,这个软枣子苗金贵得很,你坑别挖深了,水别浇多了哟。”“喂,老向,肥料搞快点,今天这150颗的茶树苗子都要栽完,你莫偷懒哟。”3月5日,在重庆忠县善广乡金钟村奇异莓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和黄金芽茶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当地村民正抓紧3月黄金春耕季进行新苗栽种和坏苗补种,不时地相互提醒栽种注意事项。
重庆忠县善广乡金钟村是国家税务总局忠县税务局的对口扶贫村。多年来,该局在着力对贫困户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的基础上,把产业扶贫作为新突破口,通过对当地地形、土质、气候以及市场、项目的多番考察论证,自筹资金15万元引进奇异莓种植项目,并通过招商引资将重庆增稚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黄金芽茶种植项目引入该村,在小树苗上做“大文章”,通过发展村集体经济,带领全村稳定脱贫奔小康。
村委书记向丹奎介绍:“金钟村原先几乎所有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是一个‘空壳村’。忠县税务驻村工作队来了以后,为我们选择了适合发展的项目,把原先闲置的土地充分利用起来,村民在家门口务工,增产又增收,现在全村62户建卡贫困户仅剩1户未脱贫,今年将实现整村稳定脱贫。”
据悉,奇异莓种植项目前期流转建卡贫困户和村民土地50亩,通过股权化改革共为62户贫困户发放补贴15000元。
正在进行坏苗补种的贫困户向时友介绍,他自己身体不好,母亲常年卧病,他不能外出打工,原本生活非常困难。“去年开始到基地干活每天有60块的收入,再加上土地流转收益,我们一家每年有15000元的固定收入,已经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了。”向时友说。
种下的是树苗,生长的是希望。忠县税务驻村工作队队员宦小平介绍,目前全村已种植4200株,预计两年后挂果实现产量15万斤。按照之前去浙江实地考察了解到的情况,浙江2019年卖到上海等地的批发价是30元/斤,市场价达到60-70元/斤。考虑到地区差异,该村按批发价20元/斤计算,挂果一年的产值在300万元。除去各项成本,每亩净利润在4万元左右,总利润在200万元。“等挂果后,打算一方面做批发销售,另一方面把果园改造成采摘园,发展采摘观光乡村游,拓宽增收渠道。”宦小平道。
驻村工作队队员王朝权介绍:“大家对脱贫致富有着强烈的渴望,十分支持村集体经济项目,在流转土地时,村民还通过集体商议决定耕地1年免租金,荒地3年免租金。看到有好的前景,选择留在家乡发展的村民越来越多。”
农事方兴人满野,防疫复工两不误。黄金芽茶种植是金钟村的另一个扶贫项目。招商引资来的重庆增稚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树苗、资金和技术培训,村里出土地和人工。该项目已经与300户农户签订合同,流转土地500亩,发展目标是1000亩。
公司负责人田贞平说:“春耕不等人。3月是这个茶树的春种期,现在疫情防控期间,复产复工都有一定困难。驻村工作队不仅号召本村全部劳动力参与生产,还发动周边村村民70余人帮助春种,极大缓解了春种压力,而且他们还为大家准备了消毒液、口罩等防疫物资,真的是非常周到。”
“3·12”植树节前夕,忠县税务局为金钟村分三批送来650株香樟树和绿化树种,用于优化村容村貌和发展林下经济,该局税务人员分三批负责栽种。贫困户袁淑明联合一些村民向村里建议:“等这些苗子长大了,我们就叫它‘税务林’吧,也算咱们金钟村和税务局这段扶贫结缘的见证。”
“元宵节过后我们就开始在做好防疫的同时抓春耕生产,依托奇异莓和茶叶两个基地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每天有70-80人,每天每人至少60-70元收入。”该村驻村第一书记,忠县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刘邦宏表示,将继续围绕两个产业,把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赵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