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历史专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局)>互动交流>媒体关注

乡村振兴|送“富民贷”上门 解村民产业发展“卡脖子”难题

日期:2022-02-21

新华社客户端重庆2月17日电(余明芳 陈永建)“老董,今天我们到你家办理‘富民贷’业务,你也早点作打算,下订单,添设备,把香肠、腊肉加工销售的规模做大、质量做好。”在元宵佳节当天,中国农业银行巫溪支行党员先锋队队员谭国登、付少镜到重庆市巫溪县通城镇楼门村1社董兴仁的家里,为他送去产业发展的“定心丸”。

图为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帮扶集团驻巫溪县通城镇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中国农业银行巫溪支行党员先锋队队员上门为通城镇村民宣讲惠农贷款政策。(巫溪县委宣传部供图)

2021年3月,巫溪县通城镇被确定为重庆市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香肠、腊肉、蜂蜜等土特产的知名度、美誉度、人气越来越旺,成了抢手货。董兴仁便搞起了腊肉、香肠加工销售,不但帮乡亲解决了生猪销售急难问题,自己也赚了2万元左右,还聚集了一批回头客。为了扩大经营规模,带动更多乡亲一起增收,董兴仁打算把“土作坊”更新为干净宽敞的冻库和烤房,一盘算下来,资金差口大,他的产业发展计划被“卡住了脖子”。

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帮扶集团驻巫溪县通城镇乡村振兴工作队的队员谭国登在日常走访中了解董兴仁的情况后,坐下来听他的计划,算产业的投入、产出、风险,鼓励他组建专业合作社,变单干为大家一起干。“这项贷款利率低、无抵押,还款期限灵活,主要就是要帮农民解决生产经营、种养殖资金短缺的问题。”谭国登同时向他宣传“富民贷”服务的对象、条件以及要求。

正月十五在巫溪农村意味着大年过完,村民就要结束走亲访友开始春耕生产,谭国登一行上门在手机上就为董兴仁办理好9万元“富民贷”。“有了这笔钱,我要赶快把专业合作社建起来,组织有意向的村民入伙,买仔猪、饲料,建车间设备,争取今年年产值达40万,带动村民一起增收!”董兴仁开心地说。

图为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帮扶集团驻巫溪县通城镇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中国农业银行巫溪支行党员先锋队队员上门为通城镇通城村同利药材公司法定代表人廖开明(中)办理惠农贷款。(巫溪县委宣传部供图)

和董兴仁一样愁颜得以舒展的还有巫溪县通城镇通城村同利药材公司法定代表人廖开明,在元宵节当天,他申请到一笔30万元的农行“惠农e贷”,用于扩大独活等中药材的生产加工经营。廖开明从事中药材加工销售有30余年,2021年他为300余户种植户销售了独活900余吨,产值达1500万元。巫溪独活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目前全县种植面积达2.25万亩,如果销售加工环节不拓展,就会伤农损农,还会影响产业的发展壮大。经过调研,中国农业银行巫溪支行决定上门服务,帮助龙头壮大骨干产业,带动一大批农民致富。

“当前正是春耕准备的关键时间,我足不出户就办理了利息较低的贷款。今年全县要增种1000亩独活,我正好腾出时间指导药农种植管理,争取今年销售独活1100吨,再加上云木香和其他的中药材,今年总产值争取达到2500万元。”廖开明满怀信心地说。

据介绍,为切实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大力解决农业产业融资难、利息高、要担保的问题,中国农业银行与国家乡村振兴局自2021年10月共同推出“富民贷”产品。据中国农业银行大数据显示,截至2月14日,中国农业银行巫溪支行已累计发放“富民贷”160笔,发放金额达2110万元。“富民贷”产品推出前4个月以来,巫溪支行县域投放金额居全国第一。“我们支行发挥农业银行服务‘三农’国家队、主力军作用,抽调20名党员组成6支党员先锋队,加快农户贷款发放进度。在春节前后不间歇上门服务,集中组织村民开展信息建档,利用移动设备现场发放农户贷款。”中国农业银行巫溪支行行长滕刚伟表示。“针对农户分散的特点,我们加强与地方政府和村‘两委’的合作,采取现场办理的方式把贷款发放到农户手中,全力保障广大农户资金需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