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乡村振兴专报〔2022〕46 期 重庆涪陵:强组织固措施稳增收 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涪陵区紧扣“守底线、抓衔接、促振兴”主基调,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扎实的作风,推动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推进乡村振兴开新局,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一、聚焦责任落实,组织保障有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常态化研究部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区委组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专班,相关行业部门和乡镇街道成立专班或工作组,定期不定期研究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二是完善工作机制。34名区级领导采取“一对一”或“二对一”方式,全覆盖联系25个涉农乡镇街道,深入基层推动工作落实。按照“1个牵头部门+N个成员单位”模式,25个区级乡村振兴帮扶集团、126个成员单位做深做实联系帮扶对接工作。三是选优配强工作力量。各乡镇街道落实专职党(工)委副书记或常务副镇长(主任)担任分管领导,配备2-3名业务骨干,各村(社区)落实一名专职干部,主要负责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有关日常工作。截至目前,各级乡村振兴工作专干400余名。
二、聚焦防贫监测,帮扶措施有效。一是突出“快”,强化排查监测。建立“12653”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体系,制定“9有9无4高”防止返贫工作标准,聚焦农户“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保障情况和收入状况开展常态化排查监测,2022年新识别监测对象51户153人,累计标注监测对象884户2322人,消除风险567户1478人。二是突出“准”,强化精准帮扶。按照缺啥补啥原则,及时跟进补上帮扶措施,为有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提供产业帮扶。截至目前,帮扶对象400户、务工就业301人,健康帮扶678户,综合保障措施489户,监测对象政策对接率100%,做到应扶尽扶。三是突出“实”,健全工作机制。加强政策培训,组织区、乡、村三级乡村振兴系统干部培训2轮次,培训人数达1000余人次。建立例会制度,区乡村振兴局牵头,每月组织乡镇街道专干召开工作例会,调度和交流工作情况。组建专项暗查暗访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每季度对全区涉农乡镇街道开展一轮次暗查暗访,发现问题及时签字交办,督促整改落实。
三、聚焦群众收入,持续增收有方。一是持续开展产业帮扶。不断发展壮大以榨菜、中药材为主导的“2+X”特色农业产业,榨菜产业总产值达130亿元,中药材种植基地总面积达到9.4万亩,特色产业成为脱贫群众生产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深化“三变”改革,不断完善“一个保护价、两份保证金、一条利益链”产业惠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全区现有区级以上农业重点龙头企业63家、农民合作社1195个、家庭农场1289家。二是持续开展就业帮扶。抓好稳岗就业,截至目前,脱贫人口外出务工22456人,外出务工实现“应转尽转”;按需开发公益性岗位1836人,监测对象申报公益岗位120余人;15个帮扶车间吸纳脱贫人口就业125名。三是持续开展消费帮扶。广泛动员组织乡镇街道、帮扶集团、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消费帮扶,通过线上线下购销方式,截至7月底,完成消费帮扶总金额708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