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历史专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局)>重庆乡村振兴

重庆乡村振兴专报〔2022〕49 期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帮扶集团:强化驻乡驻村帮扶 讲好乡村振兴故事

日期:2022-12-05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乡村振兴帮扶集团积极创新工作模式,建好选派干部“研习所”,办好消费帮扶“展销会”,讲好乡村振兴“实践课”,推动帮扶干部沉心静气扎根基层用心用情开展丰都县对口帮扶在乡村振兴征程中实现更大作为。

一、聚焦“三农”工作,搭建“研习所”提高工作能力建设去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帮扶集团召开成员单位联席会2次、专题研讨会9次、驻乡工作队例会60次、驻村工作队例会15次、帮扶工作座谈会11次、第一书记年度总结会1次,推动驻乡驻村帮扶工作落实落创新举办“人大讲坛”乡村振兴专场活动,深入研讨帮扶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办法提升“三农”工作本领落实驻乡驻村帮扶成效。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坚持完善栗子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生活质量,整治老旧住房486户、改造卫生厕所320户、开展就业帮扶948人次、整修农村道路11.1公里、安装自来水管90公里及防护栏(墩)25公里。坚持守牢“两个底线”,保护农业生产空间和乡村生态空间,发展栗子乡优质水稻标准化种植5000亩,同比增长1000亩,积极争创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坚持“富口袋”与“富脑袋”共抓,栗子乡建龙村工作队发动当地人员返乡创业,投资500万元建立农产品加工厂;坚持每月为留守老人过集体生日,为中共党员过“政治生日”,不断提升群众幸福生活指数。

、聚焦消费帮扶,办好“展销会”合力共建帮扶体系。引进京东集团专业化运营2700m²仓储物流基地、6000m³冻库及配套冷链物流设施设备,推动“雪玉龙河”区域公共品牌产品体系落地。定期开展消费帮扶“五个一”活动,20多家单位食堂建立定向采购协作,建立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单位采购与职工购买相结合、直接购买与帮助销售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帮扶建立农副产品加工基地,指导村社市场主体依法依规经营,狠抓农副产品质量管控,与市商标中心开通注册登记“直通车”,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携手共促消费帮扶。依托巡回汇报会,栗美乡农业有限公司、三建土特产有限公司、丰都源小幺麻辣鸡等3家涉农企业联合开展消费帮扶“展销会”,消费帮扶11万余元。依托电商平台,帮扶集团先后开展“赶年货·助振兴”展销活动、“云区赶场购乡珍”网络展销活动等20场次,培养417人本地常态化直播带货团队稳步推动丰都县龙河流域农产品暨电商集配中心高效运转2021年以来,实现消费帮扶2000万元。

、聚焦乡村振兴,讲“实践课”充分发挥成员单位优势作用,汇集乡村振兴工作合力。今年721名选派干部先后赴4成员单位开展巡回汇报会谈体会、讲收获、话成长勉励职工勇毅前行。市检察院立足法律监督职能,开展“公益诉讼助力乡村振兴”专项监督,设立丰都县栗子乡中心校“莎姐”工作站,有力查处侵害乡村发展权益和留守儿童利益的司法案件。2021年市检察机关立案办理涉农公益诉讼案466件。市城市管理局发挥职能优势开展生态园林城市创建、乡村公园建设、农村卫生整治等帮扶,划拨丰都县农村环境卫生资金593万元,支持栗子乡50万元。支持栗子社区发展村集体经济,年营业额突破200万元;支持绿春坝村打造农旅融合示范村。市市场监管局紧扣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全链条服务,投入帮扶资金189万元,指导栗子乡发展市场主体43家。组织开展“川渝广告共助乡村振兴”活动,协调价值2000多万元户外广告推介丰都特色农文旅产品。支持丰都新注册农产品商标222件,2个产品新获得有机认证。市总工会索在户籍地开展“农民工入会”工作,发展会员2300余人,从健康服务、就业促进、法律维权、留守关爱等方面,为外出务工的农民群众提供贴心服务。开展“工会小家牵手农户小家”互助活动支持30余户群众增收致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