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历史专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局)>重庆乡村振兴

重庆乡村振兴专报〔2023〕57期 市委办公厅乡村振兴帮扶集团:切实发挥驻村第一书记作用 推动驻村帮扶工作走深走实

日期:2023-09-18

市委办公厅乡村振兴帮扶集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指导驻乡工作队和驻村第一书记,找准工作定位、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举措,用心用情用力开展驻乡驻村帮扶工作,推动帮扶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明确帮扶方向,理清工作思路。一是做好“一个规划”。统筹考虑村域区位、产业、人口、公共服务等情况,合理确定村庄发展规模和功能定位,科学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明确阶段性目标任务,项目化、清单化、时序化推进规划落实落地。二是突出“三大重点”。聚焦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人居环境三个重点,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智力投入力度,创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群众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三是发挥“四个作用”。发挥组织、指导、协调、监督四个作用,做到不指挥、不主导、不代替、不干预。积极利用自身专业特长和派出单位职能优势,做好上下协调、左右沟通,发动干部群众,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做好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加强对工作各环节、全过程督促,推动工作运行更加高效顺畅,达到预定目标。四是落实“五员”要求。全程参与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当好“调研员”“宣讲员”“信息员”“监督员”“服务员”。通过入户走访、院坝会、座谈会等方式,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掌握第一手真实情况,增强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及时传达上级方针政策,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协调各类资源向基层倾斜,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及时发现问题,推动整改提高,确保各项政策落地落实。适时动态报告乡村工作情况、困难问题、经验做法和先进典型,共同推动乡村振兴走稳走实。五是确立“七个抓手”。聚焦党建、思想、产业、人才、改革、乡风、环境等方面,以帮党建扶治理、帮思想扶观念、帮市场扶产业、帮技术扶人才、帮改革扶动能、帮文明扶乡风、帮基础扶环境为抓手,深入开展思想发动,推行政府引导、农民主体、企业参与、市场驱动的发展模式,实施“三乡”人才培育行动,推进土地集中流转、产业集中经营、利益集中共享,深化移风易俗,提档升级公共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促进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让帮扶村焕发新气象、新活力。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帮扶能力。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作为根本遵循,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心,增强做好乡村振兴帮扶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严格执行请示报告等规定。每月组织驻村第一书记集中开展一次理论学习,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内容,增强做好乡村振兴帮扶工作的思想指引。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组织驻村第一书记瞻仰南腰界革命根据地等,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每季度举办一次“乡村振兴实践研讨会”,组织驻村第一书记围绕乡村振兴实践中的难点开展集中研讨,促进内部交流学习。定期邀请酉阳县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给驻村第一书记进行专题辅导,组织驻村第一书记同乡镇干部开展交流活动,着力提升做群众工作、抓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加强组织建设。成立帮扶集团驻酉阳县花田乡工作队临时党支部,将驻村第一书记编入5个党小组,每月召开一次临时党支部支委会会议、党小组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大会。指导驻村第一书记与村“两委”开展“同学习、提高能力,同谋划、提高标准,同推动、提高效率”等系列活动,驻乡工作队“三同三提”党建品牌入选重庆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创新案例”2022年度十佳创新案例。四是加强作风建设。利用党员大会,常态化开展作风警示教育,注重保持政治、人身、廉洁、名誉“四个安全”。驻乡工作队会同酉阳县民意调查中心,深入群众中间开展走访调查,全面了解驻村第一书记落实工作制度、组织纪律等情况,适时进行教育、提醒。五是加强纪律建设。严格落实驻村工作规定,保证每月2/3以上时间吃在村、住在村、干在村;严格落实财务管理相关规定,据实报销工作经费、生活补助、差旅费用,不侵占基层和群众利益。六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驻乡工作队负责同志常态化列席县委乡村振兴工作有关会议机制,及时掌握工作要求,利用各种内部会议快速传达到驻村第一书记。制定党建制度、会议制度、值班制度、请销假制度、纪律作风要求等工作制度,规范驻村第一书记教育管理工作。

三、强化履职尽责,提升帮扶成效。一是实行“一明确”。明确驻村第一书记和村党支部书记的各自权责,村党支部书记对全村工作负主要领导责任,驻村第一书记负次要责任。村党支部书记主持召开党内有关会议,需征求驻村第一书记意见并邀请驻村第一书记参会,驻村第一书记与村党支部书记享有同等表决权,进一步完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提升党支部整体效能。二是推行“两捆绑”。驻村第一书记与村“两委”实行资金、绩效“两捆绑”,村“两委”关于乡村振兴的开支需经驻村第一书记同意并签字,驻村第一书记年度考核结果与所在村党支部书记年度考核结果原则上保持同等层次,村党支部书记年度考核被评为一般或差,驻村第一书记当年度考核不能被评为优秀,推动驻村第一书记团结协作、深度参与村“两委”工作。三是做到“三发挥”。明确要求驻村第一书记在加强学习中发挥引领作用、在争取资源中发挥带头作用、在严以律己中发挥示范作用,有效履行配合村党支部书记抓班子、带队伍的职能,树立良好帮扶干部形象。通过帮扶集团32名驻村第一书记作用发挥,成功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1个、市级乡村治理示范村1个、市级美丽宜居乡村2个,酉阳两罾乡金丝楠村获评“中国千年金丝楠第一村”,花田乡何家岩村入选国家级非遗旅游村寨。2023年,驻村第一书记荣获“重庆五一劳动奖章”1人、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1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