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历史专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局)>重庆乡村振兴

重庆乡村振兴专报〔2023〕76期 重庆万州:抓实驻村帮扶工作 着力提升群众认可度

日期:2023-11-02

万州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驻村帮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密切干群关系、全面提升群众认可度为目标,建强服务群众先锋队、打好服务群众组合拳、压实服务群众责任链,切实抓好抓实驻村帮扶工作,持续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住、拓展好。

一、构建三级帮扶体系,建强服务群众先锋队。一是坚持高位推动。组建由区委副书记任组长的全区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领导小组,37名区领导联系全区42个镇乡街道,明确职能职责,建立运行机制,坚持每季度调度一次驻村帮扶重点工作。二是坚持组团式帮扶。215家帮扶单位组建42个区级乡村振兴帮扶集团,各帮扶集团每年至少召开2次联席会议专题研究、安排部署帮扶工作,帮扶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每半年至少1次赴联系乡镇街道和帮扶村(居)开展调研、召开结对帮扶联席会议,解决问题、指导发展、推动工作。三是坚持选优配强。构建“1+10+153”驻乡驻村工作体系,“1”即市区两级共同选派人员组建市教委帮扶集团驻市级重点帮扶乡镇—恒合土家族乡乡村振兴工作队;“10”即组建除恒合土家族乡外的10支区级重点帮扶乡镇驻乡工作队;“153”即组建153支驻村工作队。突出选派创造性强、勇于改革求变、积极争先创优的人员,注重选派熟悉农业农村工作的业务骨干、优秀年轻干部,确保驻村干部选得优、融得进、干得好。

二、落实四大帮扶措施,打好服务群众组合拳。一是遍访走访到户。坚持“五级书记”抓驻村帮扶工作机制,区委书记带头遍访全区有巩固成果任务的49个镇乡街道,49名镇乡街道党委书记遍访全区580个村居、2172户监测对象,村支部书记和153名驻村第一书记遍访3.6万户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在遍访走访中谋发展、化民怨、解难题,持续提升群众满意度。二是政策宣传到户。推行“院落主题日”,驻村工作队联合所驻村党组织开展“院落主题日”4200余场次,通过讲一讲党的政策、理一理发展思路、议一议公益事业、比一比环境卫生、抓一抓文明乡风、帮一帮邻里相亲、办一办群众诉求、问一问身体健康,提高政策宣传力度,做到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零障碍”交流,推动“村务百姓拿主意,发展群众唱主角,治理大家当主人”。三是急难问题解决到户。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驻村工作队认真收集梳理、准确核实,依托帮扶集团分层分级建立“问题清单”,集中各类资源为群众解决一批实际问题,明确任务、责任、时限,挂图作战、打表推进、限时办结,推动群众民生诉求快速解决,做实帮扶事项1224项。如2022年按照“按需开发、因人设岗”原则,开发疫情下脱贫人口临时性公益岗位883个,2023年万州区“7.4”洪灾后新增开发公益岗位505个。四是增收项目落实到户。围绕全区构建“7+5”现代化农业体系总体布局,驻村工作队针对农村低收入人群深入落实特色产业、到户产业、就业等帮扶政策,示范发展特色民宿、家庭旅馆、休闲农庄、农家乐、小型采摘园623个,帮助50414名脱贫户和监测户实现稳定就业,有力促进农民增收。

三、抓好三项管理机制,压实服务群众责任链。一是严查促实干。建立季度1次暗访督查、1次第三方电话民意调查、1次书面通报“31”机制,区级主管部门建立10支联合督查组,区委农办组成5支暗访暗查组,每季度对驻村工作队开展常态化督查,委托第三方机构每季度对153个派驻村脱贫户、监测户开展电话调查并进行通报,将督查、调查结果纳入镇乡街道、帮扶单位主要领导平时考核内容,作为驻村工作队员评先评优重要依据,全面压实乡镇党委、派出单位、驻村工作队“三方责任”。二是严考促争先。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建立村、乡、区“三级联考”机制,以考促干、以考促转,激励驻村干部赛马比拼、争当排头兵。2022年,全区136名干部得到嘉奖,扣减10个优秀等次名额,27名驻村干部明确为不得评为优秀等次。三是激励促增效。充分运用督查、考核结果,鼓励先进、鞭策后进,选树典型宣传、经验交流发言68人次、提拔重用17人次。对督查、考核结果排名末五位的驻村干部和派出单位约谈达45人次,进一步提升驻村帮扶质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