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历史专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局)>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綦江区万隆村“六种模式”发展乡村旅游 促进精准扶贫

日期:2018-12-13

  綦江区石壕镇万隆村是一个“一脚踏三县”、自然条件恶劣、地域偏远的贫困村。为打赢扶贫攻坚之战,万隆村因地制宜,采取“六种模式”发展乡村旅游,目前已实现整村脱贫。

  一是建立“景区+贫困户”模式。根据花坝旅游度假区发展需要,积极开展保安、景区导游和管理人员等岗前培训,就地转移劳动力546人,其中贫困户114人,确保了建卡贫困户每户有1人以上就地转移,从业人员人均月收入平均可达2500余元,实现了贫困户短期脱贫。二是建立“农家乐+贫困户”模式。农家乐数量从2014年的3家发展到2015年32家,到2016年的43家,再到现在的75家,其中有3家星级农家乐和3家星级乡村酒店。成立了农家乐协会,在协会的带动下,每户农家乐联系2-3户贫困户,通过帮助销售特色农产品,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等方式带动贫困户致富增收。三是建立“公司+贫困户”模式。在区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重庆垠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结合精准入户扶贫,向万隆村贫困户每户投放2头,贫困户养殖,公司订单收购的“公司+贫困户”模式,有效促进了贫困户减贫增收。四是建立“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万隆山羊专业合作社,结合精准扶贫,向贫困户发放2只山羊,合作社实现技术、防疫、销售“三包”,有效调动了贫困户养殖积极性。成立万隆糯玉米专业合作社,积极带动贫困户糯玉米种植,让花坝糯玉米产业规模化健康发展。五是建立“大户+贫困户”模式。依托花坝景区,发展糯玉米、脆红李等产业,种植大户租赁部门缺乏劳动力贫困户、外出务工户的土地350亩,在他们的带动下,糯玉米、脆红李产业实现贫困户全覆盖。六是建立“电商+贫困户”模式。针对石壕镇远离主城,产品进入市场能力不足,城里人又偏爱绿色环保食品的现状,花坝客栈赵本高借用网上村庄平台,专门销售花坝土特产,现已销售糯玉米3000多斤、花坝蜂蜜近200斤、方竹笋600多斤,形成了较好的花坝品牌效应,让贫困户尝到了甜头,同时也促进了特色农产品规模化种植。

  通过六种发展乡村旅游,万隆村人均年收入从到2015年的7937元,到2018年的14300元,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贫困村实现旅游脱贫。

 

 

产业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