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历史专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局)>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开州区加快发展农村电商全面助力脱贫攻坚

日期:2018-12-06

开州区自2016年被确定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区以来,大胆创新,积极作为,构建起农村电商发展支撑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1—9月,全区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26.54亿元,同比增长35%,网络零售额6.72亿元,同比增长38%,2017年以来全区累计网络销售农产品2.6亿元,直接或间接的带动近万名贫困户人均增收600余元。

一、着力抓好电商人才培训,培育壮大网商大军

“电商之道,人才先行”。开州区通过整合移民、扶贫、电商等培训资金,分类开展了党政领导干部培训、村(社区)干部培训、电商从业人员实用技能培训、电商知识下乡普及培训,累计共培训1.5万余人次,其中贫困户3061人次,培养了一批既懂产业又懂电商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坚持“内育”与“外引”相结合,以乡情为纽带,吸引购地道、领美、齐彩办公、国踏鞋业等一大批成熟电商企业回乡发展。截至目前,全区电子商务主体达1870余家,其中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的有11家,年销售额100万元以上的近50家。

二、着力抓好产品体系建设,聚力打造网销品牌

开州区通过建立三大数据库、健全两大保障体系和打造一品牌,有效解决了网商卖什么、卖什么挣钱的问题。三大数据库:一是收集全区粮油、蔬菜、水果、中药材、家禽等信息(含产品种类、地理分布、联系电话、产量规模、上市时间),建立的农特产品数据库,截至目前,已录入3359条产品信息;二是针对开州区有规模、有质量、有市场前景的开州春橙、开州土李子、南门红糖、冰薄月饼、椒麻牛肉等农特产品进行包装设计、文案策划和图片处理,建立的网销产品数据库,截至目前,已包装打造65款产品;三是依托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全面调查所在村贫困户种养殖情况,采集贫困户农产品信息(含产品图片、贫困户照片、产量、价格),建立的贫困户产品数据库,截至目前,已采集到964户贫困户的1568条农产品信息。两大保障体系:一是依托区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无偿向专业合作社、电商企业提供农产品检测、检疫、原产地标注等服务,并制定农产品质量标准,而建立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二是开发建设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记录农产品种植、加工、检测、运输等关键环节信息,实现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企业、电商企业追溯管理,而建立的农产品质量溯源体系。一品牌:通过挖掘开州区特色农产品内在品质和文化,创立的开州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初步确定为开味开州。

三、着力抓好服务平台建设,筑牢电商发展基石

一是建成面积约4000平方米的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并以政府采购服务的方式引进成熟电商运营企业负责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日常运营。中心按照公益服务为主、有偿服务为辅的原则为全区电商发展提供人员培训、企业孵化、技术支持、营销推广等专业化服务。截至目前,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已孵化出以糯娃辣上瘾、便民开州、村优品等为代表的电商企业83家,服务电商企业及创客1200余次。二是充分利用闲置市场,建成面积约5000平方米、日均分拨快件30000件的开州区电商物流分拨中心。截至目前,中心已整合申通、天天、快捷、优速、重报等5家快递企业(另外中通已签订意向协议),实现了快递包裹统配统送,配送效率提高了一倍,配送成本降低了25%,配送秩序也得到了有效规范,并基本实现快递包裹从城区送达村用2天时间,农产品从村送达城区分拨用2天时间。三是通过整合现有的农村淘宝、邮乐购、淘实惠等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在全区建成271个电子商务扶贫驿站,并实现贫困村电商扶贫驿站全覆盖。

四、着力抓好电商精准扶贫,带动困难群众增收

  

为有效解决贫困户“散、少、杂”农产品通过电商进城问题,通过在城区建立社区电商扶贫驿站(计划在城区建设23个,已建成5个),展示展销贫困户农特产品,推动社区电商企业、村级电商扶贫驿站负责人、贫困户三方结成利益共同体。贫困户负责提供农副产品,村级电商扶贫驿站负责人负责收集贫困户农副产品,社区电商企业负责包装、展示、销售农副产品,并对农副产品进行“一户一品一码”溯源,从而打造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电商消费扶贫新模式。截至目前,共帮助近680户贫困户销售农产品40余万元。此外,在2018年元旦期间,还成功举办了首届“消费扶贫直通车,网上网下爱心购”大型展示展销活动,累计销售贫困户农产品(含订单)近200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