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历史专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局)>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丰都县保合镇农旅结合促发展

日期:2018-09-27

  丰都县保合镇余家坝村位于社保路沿线,距县城43公里,距保合镇10公里,幅员面积2.67平方公里,总人口1500人,辖5个村民小组。该村以建设生态家园为主题,以现代农业和休闲旅游业为支撑,以打造“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四美乡村”为目标,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特色产业、村容村貌整治、基础设施建设、文明乡风培育五大工作重点,优化布局、强化措施、打捆推进、狠抓落实,力争建成“市民的休闲乐园”和“农民的幸福家园”。

  一、发展现状

  余家坝村是该县重要的现代农业大村,农业基础较好,乡村特性鲜明,生态功能显著,民俗风物分布广泛,自然人文和谐交融。余家坝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我县引进重庆灿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流转土地1085亩整体打造而成。园区以“天天有水产,月月有水果、四季有花香”为目标,按照“田美地美环境美、吃美住美生活美”的发展思路,以精细、节水、设施、观光、循环农业产业为抓手,突出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配套功能进行重点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集生态水产养殖区、水果种植区、有机蔬菜种植区、花卉苗木种植区“四区一体”。水产养殖区:目前,已建成生态养殖水面150亩,主要养殖甲鱼、小龙虾、美蛙、泥鳅、鳝鱼、红鲤鱼以及四大家鱼等品种。水果种植区:已种植红心柚150亩,血脐、大五星枇杷各100亩,育种草莓10亩;拟种植桃子、梨、葡萄、草莓、冬枣、香椿等各50亩,桑葚、无花果各20亩。蔬菜种植区:种植绿色无公害卷心白、茄子、甜玉米、彩椒等有机蔬菜200亩。花卉苗木种植区:种植八月桂、丹桂、朱砂桂、四季桂、红梅、绿梅、白腊、黄腊、紫薇、广玉兰、白玉兰、茶花、海棠、牡丹、菊花、月季花等50亩。

  二、发展优势

  余家坝村旅游资源丰富,具备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旅游的基础。一是资源优势。余家坝旅游农业资源种类丰富、可观赏性和体验性较强、拥有丘陵、低洼平坝、池塘等多地形景观和远离工业化无污染生态农业景观为主的多样化多层次多季节生态农业立体景观带;农产品种类齐全、特色突出,现已形成生态水产养殖、水果种植、有机蔬菜种植、花卉苗木种植等优势农产业。二是相对区位优势。余家坝村距县城40分钟车程,距周边社坛、双龙、青龙、仁沙等乡镇20分钟车程,拥有便捷的交通优势,再加之今年社保路实施油化后路况更佳,更方便游客前来。三是客源潜力优势。今年3月10日至11日,余家坝村成功举办了首届桃花节,期间游人如织、摩肩接踵,游客达到5万人次。作为丰都长江北岸仅有的生态观光农业旅游景点,正好满足了新时代我县人民出游享受自然的需求。四是具备发展基础。余家坝现代农业产业园经过前期持续投资布局,作为现代农业观光、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已初具规模。今年即将开建星级旅游酒店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园区接待能力。

  三、发展策略

  生态农业示范园是余家坝发展旅游的特色和名片,该县以建设示范园区为突破口,抓好定位,突出主题,有机组合农业、旅游、文化三个方面,将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旅游作为发展余家坝旅游产业、建设美丽乡村工作的重要抓手,致力于把余家坝打造成集生态观光、休闲运动、田园养生、文化体验各种业态于一体的新时代新农村生态农业旅游观光样板村。

  (一)增强信心,营造良好氛围。旅游业能带动交通运输、住宿餐饮、商品贸易和文化娱乐等服务业发展,关联到109个行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特点,成熟的旅游产业,能成为农民转移就业的“金饭碗”和地方经济名副其实的“摇钱树”,也能为我县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旅游,把旅游业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结合,从战略高度来讲,它是一个富民战略,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富民,最关键的就是要把发展旅游和乡村振兴、“三变”改革结合起来,充分调动群众、企业的力量,加强外引内联开发。

  (二)明确定位,确保精准发力。把发展余家坝旅游和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相结合,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农村生态农业旅游观光样板村”这个精准定位,走出一条崭新的生态观光农业旅游之路。将进一步完善提升余家坝村旅游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目标定位、功能布局、园区的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把余家坝打造成一个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科技示范、体验农业为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园区,突出观光、休闲、娱乐、采摘、烧烤、垂钓等具有农家特色的体验型旅游基地。

  (三)做大体量,完善功能布局。围绕余家坝旅游资源特色,进一步做大体量、做优结构、做强特色。进一步加大资金、资源投入,逐步完善余家坝园区建设,通过嫁接、移植等技术手段,进一步扩大园区花木栽植面积,形成规模效应,做强视觉冲击。进一步完善功能布局,持续推进桃花、黄心柚、红心柚、梨橙、血橙、草莓、枇杷、荷花等相关农产品产出,确保“月月有花香、四季有水果”,把余家坝村打造成七彩田园。

  (四)广泛宣传,扩大知名度。通过电视台、报社、官方微信等渠道,以交通便捷、消费低廉、绿色健康、田园风光、农家美食、周末休闲、回归自然等等为卖点加强宣传营销。以余家坝丰富农产品资源为依托,举办各种赏花大会、采摘大赛等节会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扩大余家坝村生态观光农业旅游的知名度。充分利用好游客自身口碑宣传,通过举办活动,提升旅游体验等方式,让游客主动自觉地通过微信等自媒体宣传推介余家坝观光农业园区,持续扩大知名幅度。

  (五)持续支持,平衡当前长远。政府充分发挥作用,给予持续支持“把台搭好”,企业才有机会“把戏唱好”。一方面政府将积极推进相关项目建设,把亟待解决的旅游厕所、人行便道、停车场、文化广场建设好,给游客营造舒适的游玩环境。另一方面,通过后期持续的政策倾斜、贷款支持等长期扶持措施,促进余家坝园区持续健康发展。

  (六)文旅融合,奔向诗和远方。让生态农业撑起余家坝旅游的形象,让故事演绎成为余家坝旅游的热点,让文化内涵撑起余家坝旅游的灵魂。余家坝村旅游发展需要进一步挖掘乡间民俗风貌,用精美历史文化故事宣传好旅游业,让景区有风景特色、有故事串连、有内涵韵味。农耕文化、移民文化、红色文化、鬼城文化等,体现了余家坝深厚的、独具魅力的文化底蕴,这些优秀的地方文化,是余家坝村旅游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需要进一步挖掘,使其获得重生,让余家坝生态观光农业旅游奔向诗和远方。(根据丰都县扶贫办相关材料整理)

 

 

  产业开发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