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区:以“乡村旅游+”助推脱贫攻坚

近年来,黔江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方针,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乡村振兴+旅游+扶贫”融合,“点线面”结合,全区域建设“开放式景区”,全方位打造“全景黔江”,变扶贫攻坚“主战场”为旅游开发“新高地”,带动全区10万余老百姓吃上了“旅游饭”,开创了一条符合武陵山区发展实际的旅游益贫新路子。
一、拓宽旅游“富民路”,让贫困人口坐上“脱贫快车”。一是全域景区拓宽“富民路”。按照“一城主导、一江拉动、一点引爆、全域发展”思路,完善“1+X”旅游发展规划体系,形成“一心、两环、三区”空间布局,推进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构建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格局,近3年全区4A级景区增至7个,苦战1年零3个月濯水景区成功通过国家5A景区景观质量评审,“快旅慢游”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正加快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现贫困村和贫困户全覆盖。二是生态旅游延长“富民路”。用好用活“绿色中国•杰出绿色生态城市”“中国清新清凉峡谷城”“中国森林氧吧”等生态品牌,持续巩固国家卫生区创建成果,加快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城区优良天数稳定保持在350天以上,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0.2%,“神秘芭拉胡,美丽阿蓬江—清新黔江”旅游口号持续打响,连续3年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保持井喷增长态势,2017年增幅达到80%。三是美丽乡村提质“富民路”。打造两个田园综合体,推进乡村旅游景区化发展,在长达近30公里的美丽阿蓬江两岸全域打造乡村旅游示范带,成功入选“重庆醉美乡村好去处”,创建“重庆最美风情小镇”5个,建成乡村旅游点40个,开发精品旅游路线20余条,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创业1.8万人。2017年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480万人次,实现收入3.8亿元。
二、唱好旅游“产业经”,让贫困人口挣上“脱贫票子”。一是特色产品培育“产业经”。创新“十个一”模式,发展特色水果12.01万亩、中药材2.84万亩、特色蔬菜3万亩、水产1.1万亩,建成农业观光体验园46个,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创业5000余人;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策划实施“后备箱”工程,以家庭作坊、专业合作社、小微企业等方式,生产销售旅游特色产品,年均实现收入5000余万元。二是旅游接待扩大“产业经”。采取统一包装策划、统一宣传营销、统一培训指导、统一接待管理、统一服务标准的“五统一”办法,开办集住宿、餐饮、游乐、养生等于一体的星级农家乐、林家乐、渔家乐500余家,发展乡村酒店、民宿旅馆20余家,年均接待游客200万人次以上。三是旅游劳务提升“产业经”。依托重庆旅游职业学院、区职教中心、10个重点景区,每年培训转移贫困人口4000人次。推进40余个区级旅游重点建设项目,通过从事导游、厨师等旅游服务和参与景区项目建设,贫困人口旅游务工收入同比增长20.3 %。
三、精准旅游“大扶贫”,让贫困人口脱下“贫困帽子”。一是资源要素支撑“大扶贫”。整合资金6.6亿元,优先解决65个贫困村的水、电、路等问题,新建旅游厕所50座,贫困村通广播、电视、互联网信号率达100%,深度挖掘民俗生态文化,开发旅游体验项目,并按1.2万元/户标准给予实物补贴,改善贫困户的接待条件、游乐设施,让游客住得下、玩得久。二是创新营销助推“大扶贫”。借助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和大型原创民族歌舞剧《濯水谣》进京到市汇演,充分利用《国家人文地理》、旅游卫视、新华网等媒体进行立体宣传;组团参加渝洽会、西旅会等大型旅游推介活动,成功举办节庆赛事活动20余次,黔江旅游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极大提升。三是抱团发展驱动“大扶贫”。发起筹建武陵山旅游发展联盟,搭建武陵山区大联动、大协作、大发展平台;成立乡村旅游合作协会,将贫困户土地、山林作价入股分红,将财政资金折成股份与社会资本合作开发。由乡村旅游示范户与贫困户签订帮带协议,帮助指导有条件的贫困户优先参与旅游接待,帮助贫困户发展旅游配套产业和优先收购农副产品,帮助贫困户解决就业问题和优先雇用贫困户劳动力。在旅游益贫机制带动下,全区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40641人减少到5233人,贫困发生率由8.1%降至1.7%,返贫率控制在0.5%以内,脱贫攻坚群众认可度达96.87%。
未来2年,黔江区还将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行动计划,聚焦“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建成5万亩猕猴桃国家级出口示范基地、10万亩羊肚菌市级出口示范基地,发展“亩产万元”立体农业基地10万亩,再造乡村精品旅游线路10条以上,再创乡村旅游示范点10个以上,新增民宿旅店500家,努力走好“乡村振兴+旅游+扶贫”的好路子,真正让广大群众共享旅游发展成果,力争2018年接待游客突破2000万人次,2020年突破3000万人次,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12%以上,20万人吃上“旅游饭”、走上致富路,确保贫困群众与全市一道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