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鲁渝东西扶贫产业协作共同举办乡村旅游扶贫培训班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共同推进乡村旅游扶贫产业发展,发挥旅游业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7月15日-20日,山东省旅发委、山东省扶贫办和重庆市扶贫办、重庆市旅发委联合组织18个深度贫困乡镇分管旅游扶贫产业项目的领导干部和相关区县业务人员70余人,在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进行乡村旅游扶贫产业培训。
培训班采取专家集中授课与现场考察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山东省扶贫办项目管理组副调研员王涛、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教授王晨光进行了现场授课。沂南县蒙山彩蒙景区、沂南县扶贫办、兰陵压油沟风景区、兰陵国家农业公园负责人结合自身发展历程,向全体学员介绍了旅游扶贫的先进经验。
集中授课后,学员现场考察参观了沂南县马牧池乡新立村、岸堤镇朱家林田园综合体、铜井镇竹泉村旅游度假区,沂水县院东头镇四门洞村、桃棵子村、泉庄镇天地合农村,兰陵县压油沟风景区、兰陵国家农业公园等临沂市乡村旅游扶贫先进典型景区。
学习培训和交流中,参训人员体验了临沂市在抓乡村旅游扶贫方面好的经验、好的模式、好的机制。临沂市在发展乡村旅游扶贫过程中,把乡村旅游扶贫作为产业扶贫的四大主攻方向之一,确立了“政府引导、产业带动、金融助推、共建共享”的旅游扶贫总体思路,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特别是培训所在地沂南县,依托地处革命老区、良好的自然生态和特色农业基础,实施全域资源融合互动、相关产业全域联动,积极培育乡村度假、休闲农业、温泉养生、红色旅游等多种旅游业态,辐射带动27个贫困村发展乡村旅游扶贫,探索了五种扶贫模式:马泉休闲园“一地生四金”,即“土地流转获租金、园区务工挣薪金、入社合作分股金、入园经营得现金” 扶贫模式;沂蒙红色影视基地“一区带四员”,即“土地入股当社员、景区务工当职员、穿上戏服当演员、售卖产品当店员”扶贫模式;朱家林村“共建共享”,即“村集体和村民参与共建,共享分红收益、务工收益、经营收益和租赁收益”扶贫模式;新立村“村企共建”扶贫模式;竹泉村“景区带村”扶贫模式。这些模式很好地将贫困村的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农民增收和贫困户脱贫结合起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较高质量的产业发展长效稳定脱贫。
山东省旅发委产业促进处、山东省扶贫办项目管理组、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重庆市扶贫办、重庆市旅发委相关同志出席开班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