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江区五洞镇注重品牌打造促进产业发展

脱贫攻坚战以来,垫江区五洞镇紧紧围绕“巴渝李乡、盐泉新都”的奋斗目标,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助推全镇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一、注重品牌打造,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垫江区五洞镇按照建设渝东北生态旅游休闲名镇的思路,将李花源开发与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生态旅游、助农增收致富结合起来,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对李花源进行了开发建设,打造李花节日品牌和本土李子品牌。一是致力生态旅游休闲基地打造,已连续举办了八届李花乡村旅游节,扩大了李花乡村旅游的影响。同时,注重李花文化的传播,在第三届李花节,邀请了重视集团演艺中心助阵演出,吸引了2万名观众观看了开幕盛况;从第四届李花节开始,每届李花节均举办了李花旅游文化周,包括了老年舞蹈表演、卡拉OK大家唱、健身操表演、爱国歌曲合唱、民乐演奏、书法比赛、摄影展示、烧烤乐园、篝火派对、野营沙龙、农耕体验等文化活动,大家载歌载舞,其乐融融,增强了李花节的吸引力,使李花节成为了县内外的知名乡村旅游品牌。二是依托唐家坡李子的美誉度,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2009年,首家李子专业合作社成立,注册了“唐家坡”商标,采取合作社+农户的种销模式,对园内的李子实行集中管理、采摘、销售。2013年,唐家坡李子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从2011年开始,逐步建立了面积300亩的精品李子园、100亩的开心李子园、300亩的有机李子园,培育了早中晚熟三个阶段的李子,延长了李子观光、采摘期。三是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立足各村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坚持精确瞄准、精准扶贫原则。通过规划引领,在月江村还发展了200亩无公害黑番茄和小米香蕉种植基地。按照整村脱贫规划,将把卧龙村打造成以血脐、日本雪梨、琯溪蜜柚、杏子为主“瓜果之乡”。
二、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
一是李花源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和硬化了20公里水泥路和30公里便道,解决了游客观光难和农民卖李难的问题,昔日“世外李园”,望李兴叹,如今花前李下,游人如织,车来车往,农民坐地增收;修建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在李花源整治山坪塘两口,新建山坪塘两口,蓄水池三口,拦水堰一座,灌溉管网10公里,引水工程2公里,满足了李树和农作物灌溉需求;新建游客接待中心1座、标准停车场2个、简易停车场5个、新建星级厕所1座,整修农家乐厕所6座, 解决了游客停车难、入厕难的问题。二是卧龙村筹措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助推整村扶贫见成效。自扶贫工作展开以来,筹措资金200万元硬化公路8.2公里,新建人行便道7.35公里,新建公路会车路49个,方便了群众的出行。今年,经多方走访,引进种植酸泡菜300亩、新增种植200亩徐家白柚和血脐。
三、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发展步伐
一是紧紧围绕“巴渝李乡、盐泉新都”的目标,将对李花源园区内老化李子树进行更新换代和扩建李子园种植面积3000亩,分期实施,打造万亩优质李子园。为了保障唐家坡李子的品种优良、纯正,筹资50万元建立一个李子育种基地,专门培育唐家坡清脆李。二是打造瓜果之乡。在龙滩村种植1000亩柑橘和500亩“五星”枇杷种植基地。在卧龙村种植500亩血脐、200亩徐家白柚和200亩日本雪梨。
以李子为媒,带动了五洞的经济发展,在专业合作社和广大农户的共同努力下,李子产业已成为我镇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下一步,五洞镇党委政府将继续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与乡村休闲旅游,打造渝东北休闲旅游名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精准脱贫深入开展。
产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