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县新立镇立足镇情谋脱贫围绕产业助增收

新立镇位于忠县西部,南靠丰都县,西接垫江县,处于忠县、垫江、丰都三县交界,素有忠县“西大门”之称。全镇幅员面积116平方公里,辖14个村,5个居委会,169个居民小组,5万余人,耕地面积7万余亩,柑橘面积3万亩。新立镇以浅丘地貌为主,全年降雨量充沛,是典型农村地区。2014年纳入建卡贫困户共3073人,贫困发生率6%;有3个贫困村。镇党委政府,紧扣“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按照“村为基础、全镇推进、统一规划、产业开发”的指导方针,立足实际,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一、全镇产业扶贫的基本情况
自2014年新一轮整村扶贫以来,新立镇不断探索建立农业产业与农户(贫困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着眼产业质和量的发展,着力培育了12家农业龙头企业,6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家家庭农场,83个专业大户。初步形成了以柑橘产业为引领,多种特色种养业快速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实现“一村一品”。
(一)整村推进产业扶贫项目。近年来,通过流转土地、吸纳务工、保底收购、利润分红等方式,建立稳定利益联结机制,使贫困户实现一业得“多金”。新立镇共整合各级专项扶贫资金2921万元,实施林果、蔬菜、花椒、辣椒等特色产业扶贫项目30个,其中投入450万元支持发展百粮村红豆杉中药材种植、百粮村中华蜜蜂生态种植、海珠村核桃产业园、精华山“五九香”梨园、箭滩村李子观光采摘园、双柏村高标准柑橘果园等高效生态农业产业。目前,新立镇有40个产业扶贫项目实现收益180万元,全部通过差异化分配方式,发放到贫困户手中。精华社区、青苔村、官坪村3个贫困村贫困户实现产业扶贫项目全覆盖。
(二)产业贷款贴息项目。新立镇坚持“金融扶贫兴产业,精准扶贫强基础”的原则,精简申请手续,简化操作流程,优化金融贷款程序,优惠贷款利率,快速办理贷款贴息。大力扶持发展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种养殖大户和家庭农场、建卡贫困户发展产业。结合扶贫小额信贷、普惠金融贷款等政策,坚持以产业发展为导向,扶持了重庆骏苇养殖有限公司、雷定凡种植大户、重庆市忠县茂扬生态农业发展公司、重庆果之语等农业企业,主要用于扩建羊场、果园、购买机器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全面推广四融平台建设需求,各村社区按照具体业务要求,按照方便群众的原则,选配一名工作人员负责四融平台的业务工作,选定一个点,落实软硬件。目前,我镇已累计宣传入户约4000户,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张,针对各村社区产业发展情况及脱贫攻坚任务,全镇上下齐心,广泛动员。目前收集了271户农户贷款材料。现已对我镇所有村大部分建卡扶贫户贷款做了入户调查,目前已发放4户建卡贫困户的贷款共计19万元。
二、多种模式开展产业扶贫
(一)支持贫困户自主创业。整合涉农资金及充分利用扶贫贷款,鼓励贫困户通过申请扶贫小额贷款、惠农贷等贴息、免息贷,重点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目前,已引导20余户有能力的贫困户发展种养业。比如石庙村因缺资金贫困户袁洪珍2015年小额信贷5万元,购买了母黑山羊8头、公羊1头,建设了羊圈。通过2年的繁殖,总共数量达到36头。年收入达到22000元。
(二)引导龙头企业参与帮带。鼓励龙头企业与贫困户建立利益链接机制,积极参与产业扶贫,采取合作经营、劳务就业、帮扶带动等多种形式帮扶脱贫。目前已落实10家龙头企业帮扶贫困户210户。重庆三甲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带动贫困户发展不仅流转贫困户的土地,并且还安排贫困户到其柑橘基地务工,年人均务工费用15000元,帮扶效果明显。
(三)技能培训增智脱贫。结合雨露计划培训、致富带头人培训等项目,通过集中培训、集中学习、指导创业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及种养殖知识培训,力求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家庭有一人参加培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2016年,县扶贫办到我镇精华村、官坪村为贫困户举办3场培训班,培训贫困户种养加技术120人次。2017年6月,贫困户参加雨露计划技能培训8人次。
三、产业扶贫取得初步成效
(一)以三峡派森百橙汁为代表的特色产业效益显著。三峡集团实现了从一粒种子到一杯橙汁的全产业链,完成了柑橘种植、橙汁加工、皮渣处理、休闲观光的融合发展,引领30000亩柑橘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多品种多渠道全方位推动全镇11个村(社区)柑橘产业发展。
(二)以重庆锦新农业为代表的核桃产业快速发展。重庆锦新农业有限公司是重庆市果树良种苗木实验示范生产基地,以核桃种植加工、优质李子桃子种植、优质核桃苗木培育等种植业为基础,依托精华山脉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打造休闲观光养老为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公司规划的“锦新核桃”产业园和“涛声依旧”休闲观光养老园的融合发展,将为带动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破解农村产业空虚化难题,带动贫困农民脱贫增收致富,提升生态涵养发展拓展新模式。
(三)以重庆桂贤农业为代表的金银花产业不断推进。重庆桂贤农业的“桂贤金芽”“桂贤银芽”牌高端金银花茶种植,秉持绿色生态的发展理念,强化金银花种植基地硬件建设、质量安全溯源、标准化加工、采取“公司+基地+农户”三位一体模式,在石庙、长岭、海珠三村流转土地3000余亩,发展效益农业,就近解决当地农民工100余人就业。
(四)以忠县晨帆农业为代表的优质粮油产业蓬勃发展。忠县晨帆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全县基地培育、品牌创建、示范带动、社会化服务最规范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共流转土地605亩,用于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示范和水稻高产示范。合作社依托重庆市三峡农科院、忠县农委、镇农业服务中心,努力创建绿色种植基地,大胆探索稻田环状深沟“稻鱼(虾)共生”种养植模式,积极打造优质品牌,充分利用电商平台,最大限度做活社会化服务,引领发挥示范带动。带动华福、文笔、中岭、龙井、红岩等村水稻及蔬菜规模集约化种植。
产业开发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