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历史专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局)>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五大利益联结模式助力精准脱贫 ——酉阳县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典型案例

日期:2020-10-15


五大利益联结模式助力精准脱贫

——酉阳县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典型案例


【摘要】 酉阳县是重庆辖区面积最大、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区县,同时也是重庆贫困人口最多、脱贫任务最重的县。近年来,酉阳县把发展产业作为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围绕油茶、茶叶、青花椒等主导产业,整合涉农资金及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36亿元,发展产业扶贫项目2100个,建成各类特色产业基地130万亩(其中油茶26万亩、茶叶11万亩、青花椒22万亩、中药材29万亩),并通过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务工就业、订单农业、资源资产租赁等五种带动方式,促进2.5万余户、12.5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年人均增收1000元左右,为成功脱贫摘帽奠定坚实基础。


酉阳县立足主导产业,探索建立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务工就业、订单农业、资源资产租赁等五种带贫益贫机制,带动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

一、以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带动

让企业与贫困户形成稳定的利益共同体,才能将贫困户真正的融入产业发展中。根据产业发展实际,酉阳县科学推进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对享受财政资金补助的经营主体,除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奖补及直接补贴到户等项目外全部纳入股权化改革,即补助资金的50%用于经营主体建设项目、50%作为村集体和贫困户持股(贫困户持股40%、村集体持股10%),深度参与产业发展的贫困户在项目存续期(不得少于五年)每年可按持股金额的6%获得分红收益。截至目前,全县纳入股权化改革资金共7775万元,涉及项目575个,贫困户获得分红收益186万元、村集体获得分红收益46.65万元。2018年重庆市首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财政补助资金入股100

元,通过发展辣椒产业,带动贫困户375人,贫困户人均年获得收益500—1000元;2019年首创农业通过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分红达24

元。

二、以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带动

为破解农业产业化各经营主体之间产业、要素、利益联结不紧密的问题,着力壮大产业规模、降低交易成本、带动贫困群众,酉阳县充分发挥村集体的组织发动优势、龙头企业加工销售优势、农户生产管理优势,构建“村集体+龙头企业+农户”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即: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与龙头企业签订产品订单合同,龙头企业按市场最低保护价收购农户产品,并以每收购一公斤产品给予村集体一定的组织费作为村集体收入,收购价高于最低保护价时向农户、村集体实行二次分红。截至2019年,全县建立产业化联合体71个,发展产业基地面积1.7万亩,覆盖农户7650户,其中贫困户3762户,实现村集体收入100.21万元,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如庙溪乡湘河村2组贫困户周远全,2019年加入以重庆首创农业公司为引领、湘河村集体经济组织为纽带、农户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种植辣椒2亩,实现辣椒销售收入6990元;庙溪乡荆竹村6组贫困户代廷儒种植辣椒1亩,通过交售首创农业,实现收入现金3364元;2019年,重庆首创农业公司支付椒农收购资金703.81万元,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收入33.52万元。

三、以贫困群众务工就业带动

酉阳县积极引导企业创造就业岗位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同时通过整合各类培训资源,针对不同年龄段和文化层次的贫困群体,分类制定和实施教育培训计划,力争每个有条件的贫困家庭劳动力都能掌握1项以上就业创业技能或种养殖技术,提高贫困群众的素质,引导鼓励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稳定增收。近年来通过引进发展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在县内就地就业或季节性务工的贫困群众约1.5万人,人年均收入8000—12000元。如,酉州实业集团以10万亩油茶产业化扶贫项目为载体,通过就业务工等方式带动村集体经济组织54个、联结农户15680户(其中贫困户2470户);重庆华茂投资立足5万亩茶叶产业化项目,通过土地流转、就业务工等方式带动2000余户贫困户受益;桃花源旅投集团以花田梯田旅游开发、板溪叠石花谷生态园等多个乡村旅游扶贫项目为抓手,通过股份合作、就业务工等方式带动近1000户贫困户增收脱贫。

四、以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带动

因气候、周期、同质竞争严重等原因,农业产业有着巨大的风险,产品价格随市场波动较大,容易造成从事农业产业发展的贫困群众收入不稳定。针对这一现状,酉阳县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积极引导、鼓励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签订长期农产品生产销售合同,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实行“保底价+市场价上浮”等保护价收购,有效保障了群众稳销保收。2019年,全县订单农业面积40万亩,订单金额在8亿元以上,订单农业覆盖带动贫困户1.5万余户,带动参与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如,2019年,重庆首创农业公司在全县19个乡镇71个村建立了辣椒种植基地17097亩,共涉及农户7650户,其中贫困户口3762户,生产过程中由首创农业公司提供品种、生产技术服务,并实行最低保护价(2.40/公斤)订单收购,市场价高于保底价时按市场价收购,公司按0.20/公斤支付村集体经济组织组织服务费作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

五、以资源资产租赁带动

土地流转在稳定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能有效解放农民劳动力,使其能无后顾之忧的进城或就近务工增收,对贫困户脱贫增收有着重大意义。酉阳县积极引导鼓励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优先流转或租赁贫困群众的土地、林山、荒山等资源,按照实物计租货币结算、租金动态调整等计价方式,确保贫困户获得稳定的租金收入。2019年,全县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流转或租赁耕地、林地、水域等共计在80万亩左右,覆盖贫困户2.5

户,贫困户户均土地租金收入500元以上。如,重庆汕利农业有限公司在毛坝乡通过土地流转租赁发展高山蔬菜基地2000亩,每亩土地租金200元,带动农民年土地租金收入40万元。

几点启示:酉阳县大力探索与贫困群众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有效发挥了扶贫产业的带贫减贫效益。一是注重扶贫产业这个支撑。酉阳县通过发展规划、运作协调、利益分配、风险防范、评价监管等方式,有力推动全县主导产业发展,为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促进贫困群众增收提供了坚实支撑。二是注重群众增收这个根本。酉阳县在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务工就业、订单农业、资源资产租赁等过程中,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增加贫困户参与产业化经营的资产、资本数量,不断提高流转、聘用和股份合作等模式所占比重,增加了贫困群众收益。三是注重龙头企业带动这个核心。针对具有酉阳特色、特点、特长的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采取政策支持、用地优惠、信贷协助、财政奖励、技术帮助、市场拓展、信息引导、高效服务等措施,全力打造带动力强、发展后劲足、带贫效果好的农业龙头企业,有力保证了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 3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