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围绕、三打造”因地制宜推动 构树产业实现扶贫增效 ——重庆东水蓝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构树扶贫典型案例

【摘要】重庆东水蓝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自筹资金800余万元,在云阳县云阳镇三坪村实施构树扶贫产业项目,探索构树扶贫产业“山地模式”,打造以杂交构树“育、植、养、加、销”一体化绿色产业链(即以构树种苗繁育+构树种植+构树猪牛羊养殖+构树饲料加工+相关产品营销),以土地流转、吸纳用工、产业带动等多种形式,带动当地207个农户,其中贫困户18户脱贫,户均增收4000余元,初步显现构树扶贫效益。
重庆东水蓝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自2017年以来,先后自筹投入资金800余万元,在云阳县流转土地650亩打造杂交构树循环经济与扶贫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示范基地。目前,杂交构树产业得到充分发展,建成杂交构树基地500亩,年产构树青储饲料1500余吨;育苗大棚3000平方米,营养袋加工操作间300平方米,年出售构树幼苗100万株;建设猪圈800平方米, 饲料仓库240平方米,构树猪1000余头,综合产值500万元,纯利润近200万元。辐射带动207户农户增收,其中贫困户18户,户均增收4000余元,提供就业岗位72个,支付人工工资84万余元。在发展过程中,公司立足“三围绕、三打造”,不断推动构树产业发挥扶贫增效作用,成为全市构树扶贫龙头企业。
一、围绕地貌环境,打造构树扶贫全产业链“山地模式”
云阳县是重庆14个市国家级贫困县之一,地处四川盆地东部边缘的丘陵向山地过渡带,属喀斯特地貌。东水蓝农业公司面对耕地破碎、土壤贫瘠的地貌环境,推动构树扶贫产业走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路子,发挥山地农业产业具多品种、小规模的特点,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探索打造构树扶贫全产业链“山地模式”,把退耕还林、荒山造林、林下经济等与杂交构树结合起来统筹发展,既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扩大贫困地区的植被面积,又保证贫困地区经济建设可持续性的发展。为发展构树产业,企业对项目进行科学规划,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明确项目建设内容和时序,打造以杂交构树“育、植、养、加、销”一体化绿色产业链(即以构树种苗繁育+构树种植+构树猪牛羊养殖+构树饲料加工+相关产品营销),修建育苗大棚,建设新鲜构树青贮饲料加工厂,根据发展情况新建杂交构树颗粒饲料加工厂,建设生猪肉繁育场和构树水产养殖基地。用好科技特派员制度,开展标准化养殖技术培训,统一种植、养殖技术标准,负责种植、养殖农户技术指导及基地管理指导。
二、围绕带贫益贫,打造产业发展利益联结“双向”机制
东水蓝农业公司作为构树扶贫产业的发展龙头,时刻不忘乡土情怀,带动农户积极参与产业发展,让一方老乡实现脱贫增收。一方面,注重“内在”增收。在构树扶贫产业发展过程中,充分运用扶贫产业政策,通过一定的财政资金,引导群众参与构树种植,发展构树养殖,建立带贫益贫机制帮助贫困人口增收。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培训、统一标准、统一销售“五统一”原则,采用租赁土地、入股分红、自种保收等多种合作模式,建立完善利益链接机制。目前,采取的是“5221”的配股方式,财政资金的补助项目资金中,持股比例为业主持股50%,土地租赁农户持股20%,贫困户持股20%,村民委员会持股10%,同时规范股权管理,项目存续期为5年,持股的三坪村村民委员会、土地租赁农户、建卡贫困户不参与项目的经营管理,且在项目存续期内不得要求退股。特别是贫困户应持股份部分,量化到三坪村村民委员会,由村负责收益分配。已经脱贫的贫困户不再享有股权及收益,其股权转为三坪村村民委员会持有,股权收益用于新增贫困户脱贫解困等。按照自愿互利原则,引导贫困户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确保持续稳定增收。一方面,注重“外在”带动。在做好产业示范基地的基础上,根据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和就业需要,组织贫困户构树基地参观学习,组织专业人员送技术到田间地头,鼓励贫困户进行流转土地入股、自种保收,将贫困群众培育成真正有本领、懂技术、肯实干的劳动者。面向农户实行“两送两收一免”帮扶政策。“两送”就是送优质杂交构树苗和优良猪种,“两收”就是按协议价回收构树和肥猪,公司先免费提供杂交构树苗,然后0.30元/斤回收,“一免”就是免费培训种养人员和技术指导,实现杂交构树产业精准扶贫目标。有企业的示范引导,充分激发了农户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仅2019年,带动周边189户农户共饲养家畜700余头,饲养家禽1250只,种植蔬菜瓜果作物230余亩,实现了增收。
三、围绕绿色发展,打造“三效合一”扶贫品牌示范产品
要实现构树扶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生态效益、扶贫效益、经济效益,就必须要增加构树产品的附加值,凸显构树产品的品质优势,打开市场渠道,打造品牌产品。公司以市场为主导,根据自身销售资源,定位走“特色精品养殖、个性高端品质”的绿色生态扶贫产品路线,积极开展“东水蓝”构树猪肉品牌宣传,把培育农产品品牌作为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抓手,着力拓展构树产品的市场空间。目前,公司销售黑猪肉在云阳县域内已具有较好的声誉,销售价格比普通猪肉高出6
8元,同样饲养一头猪,构树猪比普通猪的附加值将提升到1000元左右,贫困群众通过品牌效应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收入。目前,三坪村构树猪肉产品在县域内市场上供不应求,为下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后续还将把产品纳入重庆扶贫公用品牌使用范围,不断扩大构树扶贫产品的知名度、影响力。
几点启示:第一,构树产业能够因地制宜在南方山区推广发展,通过“小而全”“小而精”的产业链发展理念,能够让企业实现健康有序发展,是产业发展的优质选择。第二,构树产业具有很好的带贫益贫效果,通过“龙头企业+贫困户”模式,既能推动当地创新扶贫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发展生产实现增收,又能带动贫困户创业和就近就地就业实现脱贫增收,是行之较快的扶贫产业。第三,构树产业产品因生态养殖造就了低成本、高品质的发展方向,具有生态、绿色、优质等属性,深受被消费者喜爱,具有较好的市场优势,不依靠政府补贴就能够实现有效增收,体现生态效益、扶贫效益、经济效益“三效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