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历史专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局)>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石柱:小辣椒点亮脱贫梦

日期:2020-12-05

【摘要】 石柱县是“中国辣椒之乡”“中国辣椒百强县”。近年来,该县把辣椒产业作为全县脱贫攻坚的主打产业,探索建立合作社与加工企业积极参与的“业主建基地机制”、市场导向与政府规制有机结合的“价格统筹机制”、业主投入与财政资金平衡配套的“风险保障机制”、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相互作用的“市场管理机制”,推动辣椒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建设辣椒种植基地10万亩、鲜椒产量8万余吨,带动全县3000余贫困户户年均增收收入6000元以上。

石柱县因特殊的山地立体气候,所产辣椒油分重、香气浓、色泽鲜艳,民国时期每年远销万县等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曾出口斯里兰卡。2001年,石柱县开始辣椒规模种植和产业化发展,经过近2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中国辣椒之乡中国辣椒百强县,辣椒产业成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助推器。全县25个乡镇(街道)、168个村(居、社区)近3万农户种植辣椒,全县常年有辣椒种植基地10万亩、鲜椒产量8万余吨。建立县辣椒研究所,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石辣、石椒系列辣椒品种20个。培育了近40个辣椒专业合作社及辣椒加工企业,常年生产辣椒干、泡椒、火锅底料等调味品5万吨,带动椒农收入约4亿元,加工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常年带动全县3000余贫困户种植辣椒,实现贫困户户均增收收入6000元以上,辣椒产业成为全县脱贫攻坚的主打产业。注册了石柱红辣椒集体商标,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A级绿色食品认证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畅销全国31个省(市)并出口日本、韩国和欧美等地,深受消费者好评;石柱红辣椒干被认定为重庆市名牌农产品,石柱红辣椒商标被认定为重庆市著名商标

一、带贫减贫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健全技术推广体系,加强基地标准化生产。全县建立县、乡(镇)、专业合作社三级科技培训推广网络,制定并发布实施了《无公害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17个,开展辣椒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全面推广辣椒漂浮式育苗、地膜覆盖、专用复合肥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等实用技术,坚持标准化生产,农户种椒效益达到种粮(水稻、玉米)效益的2—3倍,2010年被中国调味品协会授予中国调味品原辅料(辣椒)种植基地。培育30余家辣椒种植专业合作社,形成了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由专业合作社承担生产发展及主导销售的模式,加强加工型辣椒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制定最低保护价,基地统一收购价,促进基地建设和产业长效发展。

(二)创新体制发展机制,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成立县辣椒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全县辣椒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成立辣椒产业发展专门机构石柱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中心,负责全县辣椒产业发展具体工作。经过多年探索并不断完善,创新形成了合作社与加工企业积极参与的业主建基地机制、市场导向与政府规制有机结合的价格统筹机制、业主投入与财政资金平衡配套的风险保障机制和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相互作用的市场管理机制,通过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共同作用,激活各类资源要素,协调解决了产业链上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分配,实现了各方利益最大化,既保证了椒农利益,椒农生产不愁、销售不愁,又保证了合作社利益,合作社资金不愁,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辣椒产业得以持续健康发展。

(三)财政资金倾斜投入,突出经营主体扶贫带动。建立一优先”“两补助”“三带动的标准化扶贫长效机制。一优先,即辣椒标准化基地优先布局贫困村,降低贫困户优惠政策享受门槛,财政投入资金优先满足贫困村、贫困户辣椒产业发展。两补助,即贫困户种植辣椒除享受县上统一政策,另行补助260元每亩;开展辣椒种植保险,贫困户保险费用财政资金全补助。三带动,即突出经营主体带动,鼓励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订单收购、劳务用工等帮扶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突出资产收益带动,开展股权收益扶贫模式向贫困户实行固定分红与效益分红,带动贫困户持股增收;突出结对帮扶带动,大力实施一企一社进一村,组织辣椒企业、合作社与贫困村结对帮扶。

(四)科技创新驱动发展,降低成本提升效益。依托科研院所优势,合作成立专门科研机构辣椒研究所,开展品种自主研发与良种繁育,实现辣椒良种自给,椒农购种成本较市场同类品种低40%—50%,种子售价连续保持稳定;大力推广标准化集中育苗,壮苗移栽平均提高产量10%—15%。按照杂交良种标准化生产要求,推广自主研发杂交种,淘汰常规种,单位面积产量提高25%—35%。辣椒种植较好的农户收入可达到2500—3500/亩,更好者可达到5000/亩以上,每年带动3000余户贫困群众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

(五)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确保标准有效落实。每年出台辣椒产业发展意见,制定具体措施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重点支持各基地乡镇在贫困村打造辣椒高产示范片。制定考核办法,对基地乡镇、辣椒专业合作社基地建设、扶贫带动等工作内容进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与来年资金分配、项目申报挂钩,激励基地乡镇、专业合作社宣传培训到位、政策落实到位、标准执行到位。

二、主要经验

石柱县辣椒产业发展基础条件较好、地域特色鲜明、链条相对完善,且经过县委、县政府多年支持、引导和培育,发展呈现了不少亮点,主要表现在四大机制

(一)经营主体积极参与的业主建基地机制。按照谁建基地谁投资、谁服务、谁订单、谁收购原则,公开招标选择基地建设业主。业主与乡镇(街道)签订《辣椒基地建设合同》并缴纳履约保证金,与农民签订《辣椒种植收购合同》并明确业主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内容。

(二)市场导向与政府规制有机结合的价格统筹机制辣椒收购期间,职能部门(物价、产业主管部门)搜集全国辣椒市场价格信息,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根据市场价格信息确定全县辣椒统一收购价格并公布执行,同时根据市场波动随时调整统一收购价格,当市场价格低于最低保护价时,执行最低保护价收购。

(三)业主自筹与财政资金配套的风险保障机制将业主缴纳的履约风险保证金专户存储,并按业主、政府11的比例县财政等额配套资金,建立辣椒产业风险基金

(四)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市场管理机制由工商职能部门为考核合格的基地业主颁发辣椒专营执照,实行辣椒专营管理。县辣椒行业协会集体讨论制定《维护辣椒收购秩序行业管理规定》,进行行业自律管理;同时,县辣椒行业协会和相关职能部门联合组建维护辣椒收购秩序工作领导小组,查处不按行业管理规定收购的业主和不建基地投机取巧的奸商,维护市场秩序稳定。

三、几点启示

一是产业发展要具备完整的产业链。石柱辣椒产业在科研育种、基地生产、产品加工和市场营销方面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二是产业发展要建立健全相关机制。要建立健全产业发展产—加—销—研相关机制,加强基地建设与生产、产品收购和风险防控等方面管控,才能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三是产业发展要树立良好的市场品牌。石柱县注册了“石柱红”辣椒集体商标和鲜辣椒证明商标,石柱红辣椒干被认定为“重庆市名牌农产品”,石柱红辣椒商标被认定为“重庆市著名商标”,石柱辣椒品牌在全国已具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