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重庆市分行:全面践行创新理念,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动能

在总行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农行重庆市分行在脱贫攻坚期间走在前列,辖内秀山支行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在全市金融机构中荣获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个人数量最多(占比50%),涌现出“农行功勋员工”傅小康先进典型。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发展阶段,农行重庆市分行切实发挥好服务乡村振兴的国家队主力军作用,以创新理念为先导,坚持机制、产品、服务、模式、科技等全方位创新驱动,深化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农村金融新需求提供更加精准、更高质量的农行新服务,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成效获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金融时报等核心媒体广泛宣传点赞。
一、做好体制机制创新,激发服务乡村振兴金融活力
精准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部署、新要求,农行重庆市分行顺势而为、因势而变,接续做好工作机制、帮扶机制、政银合作机制创新,整合全行力量全面转向服务乡村振兴。一是创新工作机制。全面对接重庆市38个涉农区县,在市分行、37个有乡村振兴任务的分支行(在辖内41个分支行中占比达90%),设立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推进小组、成立乡村振兴金融部。二是创新帮扶机制。全面对接重庆17个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建立市分行7位行领导、17个分行部室、23个对口帮扶支行“三级”挂点联系17个重点乡镇机制,创新落实讲党课、搞调研、做走访、办实事、开院坝会“五个一”帮扶工作;同时,向17个重点乡镇选派17名工作队队员和1名驻村第一书记,是全市唯一一家选派帮扶干部全覆盖的单位,帮扶干部在乡村振兴一线积极创新,亮点频出,赢得了工作队和当地农户的高度认可。三是创新政银合作机制。搭建起“三级”互动合作平台,推动总行与重庆市委市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市分行与6个市级政府部门、17个区县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逐步推进与38个涉农区县达成战略合作。与市发改委、重庆市西部金融研究院合作开展城乡融合发展金融促进机制课题研究。
二、做优产品模式创新,浇灌服务乡村振兴金融活水
精准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难点、新痛点,农行重庆市分行敢为人先、大胆创新,在全国、全市取得多项首创性产品服务成果,高效丰富了乡村振兴金融供给。
一是发放全国首笔“富民贷”。“富民贷”是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农业银行在“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基础上,升级创设的免抵押免担保农户小额信贷产品,通过银政合作设立政府风险补偿金,中国农业银行向符合条件的农户发放用于种植养殖、加工制造、商品流通等生产经营用途的小额信用贷款,并将贷款额度提高到20万元,期限延长至5年,1-5年期贷款统一执行1年期LPR优惠利率,旨在适应共同富裕的需求,最大限度满足脱贫地区农民展业创业资金需求,提高农户贷款可获得性和便利性,该产品在全国16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开展试点,农行重庆市分行主动向总行成功争取将农业银行定点帮扶县秀山纳入“富民贷”试点行。10月29日,重庆市乡村振兴局、农行重庆市分行通过有效对接、高效互动,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酉阳、巫溪,农总行定点帮扶县秀山实现全国首家发放“富民贷”,共发放6笔、金额84.53万元,支持农户发展种植水稻、养殖肉牛、收购粮油等生产经营。在该产品模式下,按照村乡县三级联审推荐、农行进行线上自动审批、农户通过农行掌上银行自助提款等流程,农户全程基本不用“跑手续”,便可实现“一站式贷款办理”。下一步,重庆市乡村振兴局和农行重庆市分行将在稳步推进4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基础上,将支持范围扩大到全市14个脱贫区县。
二是领先同业创新活体抵押新模式。在去年创新发放全国首笔“生猪+圈舍”活体抵押贷款基础上,农行重庆市分行今年又不断拓宽畜禽活体抵押范围和融资服务模式,有效盘活农业经营主体畜禽资产,助力养殖产业发展。创新发放全市首笔肉牛活体抵押贷款。今年1月,农行重庆市分行向重庆泰乐利农业有限公司发放了150万元肉牛活体抵押贷款,重庆首笔肉牛活体抵押贷款宣告落地。拿到这笔贷款后,泰乐利公司如愿扩大了养殖规模,肉牛存栏量从400多头增加至600多头。该项贷款采用“银行+肉牛活体抵押+政府风险补偿”模式,也就是地方政府以其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为农行分担贷款风险,农行与企业将活体肉牛确定为抵押物,综合评估后确定贷款额度,并通过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办理抵押登记,解决了肉牛企业缺乏抵押物的困境。创新发放全市首笔奶牛活体抵押贷款。今年8月,农行重庆市分行又以奶牛活体作为抵押物,引入保险公司为企业养殖的奶牛承保,向重庆爱牧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发放了150万元贷款,是重庆落地的首笔奶牛活体抵押贷款。该项贷款采用了“银行+保险”模式,农行重庆市分行通过修订肉牛活体抵押贷款办法,允许将奶牛作为抵押物,并根据保险公司承保的保险额度核算贷款额度,在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实现了奶牛活体资产抵押登记,为奶牛企业解决了抵押物不足的融资难题。率先推出生猪产业“保险+期货”贷款产品。抢抓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发挥‘保险+期货’在服务乡村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生猪期货年初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挂牌上市的新机遇,农行重庆市分行与重庆市乡村振兴投融资协会、保险公司、期货公司合作创新了生猪产业“保险+期货”贷款产品。在该产品模式中,农业银行与保险公司、期货公司建立共同管理、信息共享合作机制,引入“保险+期货”模式,由保险公司向农业银行推荐同时购买生猪养殖保险和生猪期货价格保险的养殖企业,农业银行向养殖企业发放的,以生猪活体为抵押物,参照保险金额核定贷款额度,将生猪活体抵押率提高至70%,用于满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合理资金需求。在押品发生保险事故时,保险公司按照约定向投保企业支付赔偿资金,企业承诺以赔付资金偿还银行贷款本息。目前,农行重庆市分行办理生猪、肉牛、奶牛等活体抵押贷款36笔、金额1.9亿元。
三是率先落地“联企兴村贷”金融服务模式。“联企兴村贷”是农业银行与全国工商联联合出台的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的专属金融服务模式。该金融服务模式由双方共同筛选确定“万企兴万村”行动中符合条件的优质下乡企业名单,对名单内企业和投资农业农村所带动的产业链条上各类涉农主体,提供优先贷款支持和线上线下综合金融服务,通过联企兴村合力推动乡村振兴。11月23日,重庆市工商联、农行重庆市分行通过有效对接,在重庆忠县推出重庆首发“联企兴村贷”金融服务模式,发放了首笔贷款100万元,用于支持重庆众橙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柑橘等多种经营。重庆众橙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仅仅是“联企兴村贷”金融服务模式受益者中的个案,目前,农行重庆市分行已收集2294户企业名单,正在按名单企业逐个对接,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提供金融服务。
四是创新推出黄连质押贷区域特色产品。重庆石柱县素有“黄连之乡”的美誉,黄连种植规模和产量约占全国的60%,占全球的50%,长年保持在地黄连约5.8万亩,产量3000吨左右,产值近5亿元。黄连产业已成为石柱高山地区的特色产业和重要助农兴农产业,是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早在2019年,农行重庆市分行就推出了以信用方式为黄连种植、销售经营提供支持的“惠农e贷·黄连贷”,随着黄连产业的快速发展,普通信用贷款的额度逐渐满足不了黄连产业的信贷需求,融资的“痛点”“难点”依然存在。为进一步支持黄连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切实解决融资难问题,今年9月,农行重庆市分行探索运用“银行+保险+市场”金融服务模式,通过银行提供融资服务,保险分担市场风险,市场方提供仓储服务,开创性采取黄连实物质押,参照市场有效估值调整授信额度,将授信额度从30万提升至200万,委托当地黄连市场统一管理农户种植与经营,通过对资质审查、种植仓储、销售经营等环节进行贷款审核和贷后管理,实现全流程监测,向石柱黄连交易市场的黄连购销经营户创新发放了黄连质押贷款,在同业中尚属先例,有效破解了黄连产业链上的收购融资难题。
三、做亮科技赋能创新,共享服务乡村振兴金融活利
精准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需求、新变化,农行重庆市分行强化科技赋能和金融融入,助力实现农村金融、乡村治理“数字化”。
一是率先运用卫星遥感技术破解农村贷款难题。中国农业银行推出的卫星遥感采集系统,依托AI平台,以土地卫星影像为数据样本,构建了深度神经网络算法模型,可对农户贷款地块卫星影像进行智能判定,几分钟时间即可完成农地信息采集。今年9月,农行重庆市分行率先在辖内脱贫县酉阳、巫山和农业银行定点帮扶县秀山成功运用卫星遥感技术为农户发放贷款,成为全国第二期卫星遥感项目唯一试点行。重庆酉阳县花田乡生基村农户何青急需一笔贷款进行生产经营周转及牲畜养殖,农行重庆酉阳支行客户经理主动上门调查何青的生产经营场所以及住所,启用卫星遥感采集系统围绕房屋进行圈地,实现了系统录入资料全面定位,最终成功为何青发放贷款18万元。重庆巫山县福田镇凉水村的农户吴云辉种植了400亩“默科特”,仍未见收益成效,又急需进行果园灌溉和果树修剪,农行重庆巫山支行及时对接,前往果园种植地进行贷前调查,运用卫星遥感采集系统实现了对果园的面积圈量,完成了农户信息档案采集工作,最后成功发放贷款28万元。重庆秀山县洪安镇美其村的种植大户雷仕全计划申请一笔贷款用于柑橘种植的日常经营管理和维护,农行重庆秀山支行立即上门实地调查柑橘产业基地,启用卫星遥感采集系统,围绕农户种植的130多亩柑橘产地进行实地圈地,最终成功为雷仕全发放贷款23万元。
二是创新推出全市首家“乡村振兴积分银行”。重庆石柱县桥头镇是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之一,为助力桥头镇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镇,农行重庆石柱支行联合桥头镇政府创新打造了全市首家“乡村振兴积分银行”,得到当地百姓一致称赞。“乡村振兴积分银行”采取了“政银企合作+帮扶集团”模式,桥头镇政府出台《乡村振兴积分管理办法》,细化积分流程、积分管理、评议公示、积分兑换等7大方面的35条评价标准,以“做好自己有积分、帮助他人有积分、助力公益有积分、发展产业有积分”为原则,将乡风文明建设、农行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把积分延伸到全镇各个领域,并通过“零存整取”方式,将积分结果转化运用为物质兑换、通报表扬、礼遇鼓励、信贷激励等四类;重庆市委宣传部帮扶集团充分运用行业资源,为积分银行筹物资、拉“赞助”,注入帮扶资金12万元;农行重庆石柱支行投入帮扶资金14万元,用于全镇7个村“积分银行”装修、标识标牌等硬件设施建设,同时量身定制软件系统、终端设备,实现乡村振兴积分银行信息化、便捷化管理。通过导入银行管理模式,村民不仅可以用积分在“乡村振兴积分银行”兑换生活及学习用品,还可以换取农行重庆石柱支行贷款优惠利率等。自今年6月全面推行以来,桥头镇7个村均建成了“乡村振兴积分银行”,参与群众达1758户,基本实现在家农户全覆盖,实现了乡村治理新模式的有益探索。
下一步,农行重庆市分行将一如既往肩负起“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的责任担当,坚持创新驱动、共享普惠、绿色理念、开放合作的服务标准,接续提供高质量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重庆农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