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州区:加强健康促进 强化教育宣传 不断提高贫困群众健康素养水平

为有效促进群众“不生病、生小病、少生病”,开州区坚持把健康宣教融入健康扶贫,扎实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各类活动,从力度、广度、深度、亮度四个方面着力,形成了全覆盖、多层面、高频次的宣传教育格局,健康扶贫政策家喻户晓,贫困群众健康观念逐步形成。
一、纵向抓力度,完善组织网络。开州区以专业为本,强化调度、严格督查、集中力量保证贫困人口健康宣传教育工作有力有效。一是组建专业队伍。成立“区级医院及疾控中心、镇乡街道医疗机构、村卫生室”的三级业务指导网络,以及由具有丰富健康教育经验的60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全区健康教育专家队伍,确保健康教育工作不跑偏、不变形、不走样。二是强化专业支撑。充分发挥区疾控中心(区健康教育所)的业务引领作用,对全区健康促进与教育网络单位提供技术支持、业务培训和督导考核,每年业务培训3次、现场督导2次,至少印制5种资料向各医疗卫生单位免费发放,并将各镇乡街道医疗机构健康宣传教育工作纳入了年终考核。三是延伸专业链条。将健康教育体系向街道、社区延伸,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分别每月、每两月开展一次社区健康教育。
二、横向抓广度,扩张宣教阵地。一是优化媒体宣传。与区内主要新闻单位建立常态化联席工作机制,做到报纸期期有报道,网站时时有动态,电视天天有图像。与开州日报联办“健康开州”栏目,每年编印48期72万份(其中头版12期以上),刊登内容同步在《开州手机报》、“帅开州”APP、开州之窗网等拥有55万左右开州本地用户的新媒体刊载;与区电视台联办“健康之窗”栏目,每年制作24期播放48期,每期时长15分钟;主办并免费向社会发放《开州健康教育》报每年6期1.2万份。二是实化社会宣传。在开州城区显眼位置设置18块专栏、10块广告牌、每年更换6期内容、创建2个健康主体公园、3个健康步道、2条健康一条街,方便群众在锻炼、逛街之余也能学到健康扶贫政策。三是深化文艺宣传。与区老年大学文艺宣传队签订合作协议,将健康知识汇编成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在公园、社区等人群聚集地宣传健康知识;通过区文旅委引导每个镇乡的农村乐队编排关于健康扶贫的相声小品,借在农村办红白喜事时向最基层的群众宣传政策。
三、定向抓深度,提高宣教实效。2019年,全区健康科普宣传普及率达100%。针对一般人群:摒弃传统说教宣传方式,开展各类健康主题宣传活动187次,群众参与9万余人次;开展健康教育讲座1433次,群众参与4.18万人次;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57万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0万份。针对慢病人群:重点加强肿瘤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精神卫生等疾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对大病重病人群:重点宣传健康扶贫政策,引导其科学就医。针对学生人群:统一教材配备、研发校本教材,全区每所学校配发健康教育课教材覆盖率100%;各校每2周开展一次健康教育课,营养均衡、口腔保健、健康体重、视力保护为必上内容,城乡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逐年上升。
四、创新抓亮度,打造自身特色。一是唱响“01235”旋律。为使健康扶贫政策入脑入心,组织大型政策集训5次,发送政策短信10万余条,将10余项健康扶贫政策精编成“01235”并全面上墙,使繁杂冗长的政策变得通俗易懂、家喻户晓。二是叫亮活动品牌。以“你健康我服务”活动为载体,组织全区医疗机构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巡回医疗活动巡遍全区3万余户贫困家庭,对全区10余万常住贫困人口实现了健康体检100%,患病救治100%,政策知晓100%;在深度贫困镇大进镇接旗鲁渝健康扶贫协作 “重庆健康快车”,通过送医、送药、送健康、送文化、送科普提升贫困人口健康水平,当天发放500份《老年人健康核心信息》《职业健康核心教育信息》等17种健康教学资料。三是做细健康服务。深入建筑工地、社区、集市等公共场所,点对点、面对面,全方位、高频度地向社会公众宣传健康知识;组织集中开展家庭医生进万家“宣讲宣传活动”“精准摸底活动”“访视体检活动”三个活动,贫困人口健康意识和健康知识知晓率逐步提高。
开州区攻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