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历史专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局)>乡村振兴>培训就业

真抓实干脱贫攻坚 全力冲刺“最后一公里”

日期:2018-12-05

  

真抓实干脱贫攻坚 全力冲刺“最后一公里”

  ——丰都南天湖镇高庄坪村主任  陶群坤

 

  感谢市扶贫指导中心老师们的精心授课。5天集中学习,我受益匪浅,不仅收获了理论知识,还收获了工作热情、阳光心情和团队友情。

  课堂上,冉健桥老师教会我们抓脱贫攻坚工作要认清使命、勇于担当、紧跟步伐、提升能力;卢贤炜老师从如何发展产业、发展产业的风险防范以及政策运用等,引导大家要善于挖掘当地资源,通过发展生产不断提高贫困群众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邹绘老师从互联网+、农村电商适用及存在的问题等作了深入讲解;李廷友老师深度交流了如何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成功的案例进行分析;市扶贫办刘戈新主任带病授课,讲了脱贫攻坚“六个坚持”,提出“六点要求”,让我们受益匪浅。

  聆听完一节节生动精彩的授课,看到一个个鲜活的成功案例,我热血澎湃、斗志昂扬,同时倍感责任重大。结合我村脱贫攻坚实际,我认为后续还应在“志向、治理、智慧”等三个方面狠下功夫,念好脱贫攻坚志、治、智“三字经”,真抓实干建设好美丽家园。

  一、树立远大志向,坚守脱贫目标。咬定青山不放松,遵循“扶贫路上一个不落下”原则,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我村从2014年建档立卡识别以来,共建卡贫困户104户,415人,目前尚未脱贫户还有5户17人。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是“硬骨头”。针对这5户17人,我们将深入研究,精准施策,精准帮扶,重点激发其内生动力,想方设法责其摒弃“等、靠、要”思想,树立远大志向,实现脱贫目标。

  二、科学有效治理,确保效果持续。作为一名村干部,通过这次学习,思想观念上发生了巨大转变,从“以前上级要求我们怎么干”转变为“结合当前实际我们应该怎么干”。我村虽然脱贫户“两不愁、三保障”已解决,但长久性、长效性收入仍然缺乏,脱贫效果不可持续。实践证明,发展集体经济是我村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发展好集体经济才能够解决贫困户长久性、持续性收入问题,也是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一大重要举措。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目前,我村年轻力壮的人大多数选择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多为“老病弱幼”,现拥有大量荒废多年的土地资源。鉴于此,我们可以考虑引进外部投资者,整合利用荒废多年的土地资源,将农户以土地入股的形式种植果树,以此增加农户收益,同时还守住了金山银山。

  三、凝聚群众智慧,建设美丽家园。扶贫必扶智。通过学习,我认为作为村干部,首先就要带头“洗脑”,带头学政策、学管理、学技术,切实将“要我干”的被动观念转变成“我要干”的主动行动。同时,还要积极转变贫困户的思想,彻底将“要我脱贫致富”,扭转变成“我要脱贫致富”。只有思想解放了,认识到位了,信心和动力才会提升。凝聚群众智慧,找准致富项目,群策群力,抱团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形成良性循环,形成长效机制,形成文化自觉,美丽家园目标近在咫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脱贫攻坚之路,越到最后路越艰辛。而今冲锋号已吹响,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打通“最后一公里”!我定当尽心尽力,以身作则,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践行“两个维护”。我坚信,在市委、市政府以及县镇各级领导下,在我村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下,我们村镇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指导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