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历史专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局)>乡村振兴>培训就业

精准识别交叉大检查情况调研

日期:2017-09-30

  为切实做到农村扶贫对象不漏评、不错退、不错评,确保“应进则进、应扶尽扶”,市扶贫办第6检查组以贫困户精准识别、精确退出等内容为重点,于9月1日至9月8日、9月13日至9月22日分两个阶段共18天时间,对酉阳县、秀山县各2个乡、2个村、4个组和长寿区、綦江区、万盛区的各2个镇、3个村、3个组进行了专项普查和调研。

  一、工作基本情况

  第6组深入到5个区县的10个乡镇共18个村民小组,采取听取汇报、查看资料、随机抽样、进村入户、直接交流等手段,对扶贫政策宣传、普惠政策落实,贫困对象识别标准和程序过程等情况进行了专项普查和调研。

  此次普查的5个区县17个村总户数为1330户,其中贫困户148户(已脱贫114户、未脱贫34户),共走访1263户,走访率为95%,采集有效信息645户,有效率为51%,群众满意度为93%,知晓度为84%。

  二、各区县工作特点

  (一)领导重视情况。

  总体来看,5个区(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工作,均能健全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严格工作程序,严把识别标准,强化督查问责,层层夯实责任。綦江区委、区政府进行了再部署、再安排,要求各街镇主要领导亲自过问、街镇领导挂片、机关干部包村、机关干部和村社干部包组逐家逐户入户全覆盖开展清理、排查。万盛区及时召开了干部大会,即时将市会议精神传达到各级各部门和各驻村工作队,要求务必提高认识、务必高度重视,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酉阳县召开全县电视电话会议,明确任务和要求,制定工作进度表,确保工作进度和质量。秀山县召开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研究部署包含精准识别在内的各项脱贫攻坚工作。

  (二)方案制定情况。

  5个区县都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下发的相关文件,针对自身实际,配套出台了各种方案措施。綦江区制定下发《重庆市綦江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再次深入开展贫困对象清理识别的通知》,对所有农村农户再次开展拉网式普查,全面摸清农户家庭贫困状况、成员基本情况、劳动力情况、健康状况、住房情况、子女入学情况。万盛区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数据清理核实及档外对象普查工作的通知》、明确任务、要求、标准和流程。秀山县出台《秀山自治县关于巩固脱贫成果完善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明确要坚持有进有出、应扶尽扶原则,未实现收入越线或“两不愁三保障”的农村人口,按程序及时建档立卡,开展精准帮扶。

  (三)宣传动员情况。

  5个区县对精准识别相关程序、标准、要求等均通过各类培训、宣传手册、悬挂标语、张贴宣传等方式进行全覆盖广泛宣传,提高普通群众对政策的知晓度。綦江区扶贫办举办3次专题业务培训会议,重点对档外对象普查标准和程序、系统信息核实、错误信息的校核、录入等要求,强化系统操作,提高数据质量,确保识别精准、程序到位,贫困户信息精准。万盛区对8个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驻村工作队队长、扶贫专干、系统操作员进行了培训,确保识别精准、程序到位,贫困户信息精准。长寿区加强驻村工作队员、结对帮扶责任人、村支两委及新闻媒体对扶贫政策、致富典型、先进经验的宣传,营造脱贫攻坚的浓厚氛围。酉阳县进一步优化《扶贫政策知识汇编》,共印发11000余册;安排资金515万元扎实开展县、乡、村、组四级培训,共9200余人参与培训。秀山县围绕精准识别“回头看”对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扶贫专干,各村居支部书记、主任,各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举办7场脱贫攻坚政策业务培训,培训1200余人次。

  三、检查发现的问题

  (1)识别对象底数不够精准。在检查中发现,农户户籍信息管理十分混乱,导致人口底数不精确。同一户农户在公安、医疗、民政、社保等各系统中录入的信息都不尽相同,户口信息与现实不符,存在死亡不销户、出生不上户、外嫁不迁户等较为普遍的现象,给基层的精准识别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和障碍。

  (2)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到位。检查中发现,部分村民只知道国家在扶贫,具体扶什么、怎么扶,有哪些程序标准、具体措施根本不知道,村干部要求怎么做就怎么做,甚至有些百姓因为不了解政策,宁愿吃低保也不愿当贫困户。一是基层一线干部对扶贫政策了解不深、知之不多、一知半解、似是而非,更有甚者完全答不出来;二是各区县组织的培训不少,但学到的东西不多;印发的扶贫知识手册不少,认真去看的人不多;三是有的村委会仅限于把会开了,文件传达了,就不管不问了,只图程序走到,不注重实际效果。

  (3)扶贫资料不够规范统一。通过查阅各级会议记录和各种扶贫资料,均不同程度存在不规范、不统一的现象。有的村委会无召开村民大会的会议记录,有的会议记录没有记录在会议记录本上;个别乡镇没有使用国家明确的扶贫手册,而是使用自制手册,填写内容不完善,有缺项漏项和错填乱填的情况,还有部分贫困户没有帮扶明白卡。

  (4)脱贫质量不够持续稳定。对贫困户只制定普惠制的政策,未因户施策,绝大多数农户依靠外出打工脱贫。从走访了解的情况看,多数为打零工和短工,不能持续稳定,且收入不高。而对在家农户,缺乏相应的产业扶持,因此对已脱贫的建卡贫困户,其生活条件虽已超过脱贫线,但其整体脱贫质量不高,徘徊在贫困线边缘,有返贫的苗头。

  四、建议

  一、尽快构建大数据平台。农村户籍管理信息混乱,信息不透明,导致在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佐证后仍无法精准的判定农户属性。建议尽快融合公安、医疗、民政、社保、银行、工商、车管等行业系统,构建大数据平台。

  二、尽快完善制定相关扶贫政策。建议市办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对就地“农转城”“农转非”但依然生活在农村因子女没有尽到赡养义务而生活贫困的老人、符合“四类人员”但生活依旧贫困等特殊情况出台相关政策,做到全员覆盖、全域覆盖,切实解决民生,消除贫困。

  三、尽快整改存在的问题。建议市办责令各区县落实责任人,限期解决问题;根据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全面摸排,在各自管辖范围内找出类似问题情况,一并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追责,并纳入年底综合考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