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历史专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局)>乡村振兴>培训就业

用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战略思想创新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

日期:2017-09-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了一系列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他指出,“弱鸟可以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他反复强调,“扶贫要扶志”、 “治贫先治愚”,“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要引导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要充分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要依靠自身的努力、政策、长处、优势在特定领域‘先飞’”。习近平总书记这系列重要论述,思想深邃、与时俱进,具有极强思想性、理论性、指导性,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与时俱进,是做好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摆脱贫困指明了方向。

实施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不断提高贫困群众自身素质和能力,增强其自我发展的水平和动力,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实现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先飞”、“先富”的关键和根本。做好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就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 “做好对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宣传、教育、培训、组织工作,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引导他们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要求,坚持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地位,用绣花的功夫激发贫困群众靠自己双手摆脱贫困的信心和斗志,不断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和水平。只有这样,才真正扶在了“点”上、扶在了“根”上,贫困群众“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就一定能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脱贫攻坚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会一蹴而就。贫困地区的人才培养、扶贫产业发展、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需要我们各级始终如一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战略思想,发扬“滴水穿石”精神,用“绣花功夫”,“咬定青山不放松”,一棒一棒接着干下去,真正让弱鸟“先飞”,让贫困地区“先富”,为如期实现“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