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情倾洒,致力脱贫攻坚战的前线战斗员

浓情倾洒,致力脱贫攻坚战的前线战斗员
——记酉阳县山羊扶贫驻村工作队副队长田雪勇
说起脱贫攻坚,田雪勇真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时而眉飞色舞,时而神态暗殇,脱贫工作的苦与乐在这位从事10多年扶贫工作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值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之际,该同志受酉阳县委组织部和县扶贫开发办公室选派,入驻板溪镇山羊村开展精准脱贫帮扶工作,任山羊村扶贫驻村工作队副队长,山羊群众热情地称之为“田书记”。
满腔热血,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觉悟和担当
一支笔记录着村民的期盼,一根烟连接着群众的感情,一支手电照亮夜访道路,一根木棒驱赶前进路上乘凉的毒蛇。
作为扶贫部门的派遣人员,田雪勇不埋怨、不抱怨,带头执行吃在村、住在村、干在村的自律态度和沉下去、蹲起来、弯下腰、扑下身子,不带情绪、不找借口的工作作风,顶着妻子的埋怨、“被流放”的误解,背着行囊进驻山羊村。山羊村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四面环山,幅员面积15.8平方公里,6个村民小组,390多户、1480余人,近10个寨落分布在大山的怀抱中,还有两个小组没通路,村委会因房屋破旧不能正常办公,大部分村民因条件艰苦长期外出或移居.......怎么办?田雪勇心情很沉重。但村民的质朴、热情和渴望的眼神激发了他的热情和斗志,同时让他感受到了重大的压力和责任。
真抓实干,致力于民生实事
为详细了解村情民情,田雪勇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组织召开了第一次村支两委扩大会议,全体村干部、村民小组长、党员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他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全民参与、共同发展”为题,与全体参会人员进行了一次深入互动交流,对全村经济状况、村民形态、自然资源、民风民俗、发展愿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全面的掌握,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责任划分似的全员引导和解读。
交通困难,信息闭塞、产业滞后、公共设施不配套等发展差距在你一言,我一语中梳理出来,同时古寨四合院、初夏杜鹃花、深秋红叶、神秘峡谷、山羊花灯......一系列乡村旅游发展优势也在大家踊跃积极的发言中跃然成为发展方向,山羊村是一个处女地,发展大有可为,他暗自下了决心!
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在他和工作队一班人吃住在村,爬荒山、走悬崖、穿密林进行项目测设、政策宣传、方案讨论,引导全体村民的积极参与家乡建设。期间。原始的“浓烟”发号求助经历,成为对最偏远的村寨道路建设实地前期查探的永恒记忆。“在比人还高的荒草中寻路,衣服裤子全被刺抓破了,我们只能护住脸前行”田雪勇苦笑着说。
目前山羊村9.2公里通村公路硬化,5公里寨落便民路的建设,800平方米的村公共服务中心改建、30户人家的居住环境整治得以完成,10公里通组公路建设得以正式启动,卫生室、便民超市、金融网点等配套设施正在完善。“现在条件好点了,山羊又开始热闹起来了哟”,退休常驻该村的原乡广播员陈富长同志说。
倾情走访,快捷落地帮扶政策
家富千般好,穷苦万事难!谁家产业有难题,谁家成员在生病,谁家贷款有需求,谁家环境需整治.....一本特有的“明白帐”见证着情感的融入;返乡创业者,致富带头人,产业大户,是长期跟踪的对象,院坝、火铺、田间、路口成为他的办公场所。陈茂贵家落实扶贫搬迁政策建起了新房、陈永德家获批了金融贷款羊起了山羊......国家脱贫政策在这里得到落实,更成了精准扶贫的“制胜法宝”。“80岁的贫困户冉茂香老人,家里电灯不亮了”,在夜晚走访中田雪勇了解到,“走,修线路去”,田雪勇一声号召,同行工作队员在村民家借到钳子、电笔等工具,经过一小时的检查和维修,发现了是线路故障,拿着手电照明的冉茂香老人看到灯又亮了,激动的说:“太感谢太麻烦你们了,要不是你们,我不晓得要摸黑多久哟?”。“山里的村民真是太淳朴了,一句到我家摘点茄子、到我家带点盐菜,让我们感觉到了工作辛苦后的欣慰,也是村民对我们最高的评价”,田雪勇说。
立足优势,提升群众精气神
红叶、杜鹃花、传统村寨、大峡谷等丰富的自然资源,花灯、山歌、摆手舞等非物质民俗文化,在岁月的沉积中,凸显了山羊村乡村旅游的发展优势。深入挖掘和规划当地的旅游资源成了他和工作队的重要工作。向镇领导汇报,向扶贫办争取,向旅游局申报,山羊村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正在成型。
“发动群众从基础抓起,自创条件,着力居住环境、院落卫生、文明礼仪等性工作是脱贫攻坚工作的要求,也是山羊今后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田雪勇说。我和工作队将更加努力,从基础抓起,让群众看到希望,树立信心,提升精气神,山羊人民的生活将越来越好!
人力资源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