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三个强化提升扶贫干部培训效果

近年来,我市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加强学风建设,严格教学管理,从三个方面入手,增强培训针对性、有效性,为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的政策理论和实际操作支撑。
一、强化理论学习,筑牢对打赢脱贫攻坚的思想。通过专题理论辅导,从世界减贫理论的高度,引导各级干部认清,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内在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共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培育经济新动能的重要途径。进一步认清全市脱贫攻坚的形势,做到四个结合。一是把脱贫攻坚与经济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二是把借助外力与激发内力更好地结合起来,构建起以外力促内力、以“输血”助“造血”的体制机制,三是把精准帮扶与区域开发更好地结合起来,既精准扶持贫困人口,又创造有利于“造血式”扶贫的大环境。四中把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更好地结合起来,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区域发展和脱贫道路。
二、强化业务知识辅导,提升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加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1+1+13政策体系专题辅导,对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高山生态扶贫搬迁、“互联网+”精准扶贫、财政扶贫资金使用和监管、社会保障兜底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医疗卫生与健康扶贫等方面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对策措施进行深入、全面的解读,进一步找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方法和路子,提升大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提高了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强化案例解剖,明确进一步脱贫攻坚工作努力方向。培训中,组织培训学员到九龙坡区海龙村、壁山区、南川区等地案例教学点分享交流成功经验,分组研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从而使大家进一步深入领会新阶段扶贫开发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新要求,从而在实际工作中自觉强化工作统筹,努力推动政策、资金、力量向贫困农村聚集,自觉深入基层一线调研,开展脱贫攻坚政策“回头看”,及时清理、调整、充实、完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精准识别、资金使用监管、督查考核、检查验收、结对帮扶、成果巩固等一系列工作机制,激发脱贫攻坚工作的活力。采取有力措施,鼓励、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帮困,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确保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高质量如期完成全年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
人力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