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历史专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局)>乡村振兴>培训就业

浅析乡村旅游农家乐现状及思路

日期:2017-05-27

  我市通过深化农村改革、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户收入、推动城乡消费等,使乡村旅游农家乐如淋甘露,如沐春风,蓬勃开展,呈现好态势,形成新亮点,迈上新台阶。为进一步深化乡村旅游农家乐的培训需求,近日,重庆市扶贫办与市企业管理学校对2017年3月20日至3月29日参加的123名培训学员进行了跟踪回访,目前96人已经开办农家乐,14人正筹建农家乐,13人现待业寻找创业机会。笔者根据跟踪回访情况结合我市乡村旅游农家乐的现状浅析如下:

  

  • 农村乡村旅游农家乐的现状

 

  新一轮扶贫攻坚以来,为使贫困农户精准脱贫、增收致富、迈入小康,我市33个区县在发展乡村旅游上重点突出了农家乐。从发展的规模上看,普遍以家庭经营为主,占比87%。目前,大多层次较低,绝大多数仍处于简单的“农家吃”水平,极少数开展了观光、采摘活动。从经营方式上看,农家乐的营销理念也较雷同,方式单一,体现在菜肴品种等都比较相似,缺乏个性化色彩,对顾客的吸引力不大。在庭院样式、室内陈设等方面,90%以上农户均是模仿周边而修建,基本无创新。

  究其原因:一是农户受文化思想观念的束缚和局限,未能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未能赋予农家乐自身特色,千篇一律。二是从业人员95%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没有受过正规培训,缺乏经营管理知识,服务不规范,服务质量不高,农家乐给人留下的印象仍然是“脏、乱、差”。

  

  • 农村乡村旅游农家乐培训需求

 

  针对目前农户对乡村农家乐的经营发展现状,市扶贫办的工作人员利用对培训基地校的检查及日常到区县调研,广泛深入的与当地农户进行了沟通交流,全面了解了我市在发展乡村旅游方面农家乐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能及时了解国家及重庆市的惠农政策、扶贫政策,通过政策解读和把握,借助政策平台解决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二) 在培训学习中不仅能接受到新的思想观念,新的思维模式,更重要的是想学到切实可操作的方法,使其学以致用,避免理念与实际操作脱轨,或只会“纸上谈兵”,而无实战效果。

  (三) 学到好的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农家乐的档次和品味,以便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众,从而改变大家对农家乐的一贯看法。

  

  • 农村乡村旅游农家乐培训思路

 

  人力资源是第一生产力。作为扶贫部门要引导培训基地校围绕“政府主导、选准市场,瞄准对象,助力开发”的培训  思路,有针对性、操作性、实用性的开展农家乐培训,避免学员“学中激情高,学后全忘光”的现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优化课程设置。培训基地校要结合学员的实际需求,合理设置课程,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程教学与实地参观相结合,着重学习经营和操作程序,使农户能承担起乡村旅游农家乐的各项要求。

  二是优化培训形式。充分利用旅游院校培训班,专题讲座,学术会议等各种形式及请进人才,派出学习等方法培养乡村旅游管理人才,切实改善目前农家乐层次不高,经营不规范,发展意识不科学等问题。在农村文化资源方面,要进行整理、包装、优化,不断赋予乡土人文新内涵,使其提升农家乐的吸引力、竞争力和整体实力。

  三是加强实践指导。针对培训学员实际情况,可组织实地考察,帮助分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讨问题及解决办法,提出优化方案,真正做到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指导工作。

  人力资源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