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历史专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局)>乡村振兴>区县动态

重庆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高阳: “高师傅”最爱“冬日阳光”

日期:2021-08-18

奉节县人民法院政治部副主任高阳同驻村工作队始终相伴,直到2017年3月出任岩湾乡平石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

若问他,何时阳光最灿烂?定回答:那莫过于冬日阳光啰!因为冬日阳光能触动冰雪、给予我们温暖、引领大家书写人生新篇章。

冬日阳光有着春日阳光的神韵、有着夏日阳光的妩媚,更有着秋日阳光的深邃。高阳驻村近6年,其中当队长4年多。在平石村,大多人称其“高师傅”。平石村地处偏远,距离县城70公里,即使到乡政府也有20公里,单位特安排一辆猎豹车供驻村工作队使用,由高阳驾驶,因主动帮助村民带货,诸如鱼肉、肥料、饲料、大米,甚至马桶,老百姓逐渐把“高队长”喊成“高师傅”。

以至于一些村民周一进村到法院后门口上车,周五进城在村便民服务中心或小地名“大地坡”等处乘车。4年来共行驶3万余公里,换轮胎8个,搭乘村民300余人次,收送快递1000余件。其中疫情防控期间帮助村民购买生活物资送到家,包括肥料2吨、饲料1.5吨、白酒250公斤。

贫困户更受“优惠”。夏云保身体残疾,儿子大学毕业后,将全部行李邮寄到汾河场镇,高阳分3次转运到家。

离不开车,也离不开腿。高阳坚持每天走访,清早出门,戴月而息。发现大多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全村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薄弱,大部门农户依旧是传统种植。

高阳会同村支两委从2017开始发展李子和车厘子产业,同时号召村民套种辣椒以增加收入。

冬日阳光让一种雪中送炭的温暖从心外流入心内,又从心内洋溢到心外。贫困户何弟富夫妻俩均年过八旬,儿子因故去世,儿媳外出多年下落不明,两位老人带着两个孙子靠低保生活。

高阳每周都会到何弟富家走访,陪着老人聊天拉家常。看见家中水池漏水,立即筹措资金进行整修,并协调壮劳力轮流管护,确保能持续用上干净水。图片

老人生病买药刷自己医保卡;天冷自掏腰包买来棉衣与电热毯……。老俩口逢人就夸,“小高比我们‘后人’都要好。”

贫困户张泽安年过花甲,身患严重慢阻肺,长期卧床不起,因儿子早逝,还要抚养孙子。高阳积极联系爱心人士,对其孙子每年资助1000元,从小学直至大学毕业。

冬日阳光和法治扶贫挡不住人们脸上漾开的笑容和心中澎湃的幸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教育引导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积极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春风化雨润山乡,脱贫攻坚酣战忙。高阳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实施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其中送法下乡 · 法治扶贫显特色,采用院坝普法会形式进行。图片

院坝普法会在平石村每年要举办20场以上。“驻村干警正装出席,选择村民最关心、最感兴趣话题,并做足普法仪式感。”高阳深有感触,近几年平石村没有上交一件矛盾纠纷,实现“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村”,为全面与长效脱贫贡献着法治智慧和力量。

特别是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着鲜活“法”系案例。2018年,一位张姓老人借住别家。高阳多次向其子女致电,告知老父近况,并宣传法律知识。但子女依旧我行我素。高阳向单位反映,得到大力支持,随后发出严厉警告,如仍不闻不问,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子女终于认识到严重后果,遂把老人接到身边照顾。

高阳通过自学《民法典》,结合实例进行宣讲,提供法律咨询20余次,有效化解邻里纠纷17件,让法治思维在基层深入人心,让人民群众在每一次宣讲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2021年3月,高阳被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评为奉节县“两回两讲两解”先进个人。

冬日阳光手掬一捧,裹着心双手奉送给心爱的妻子。高阳作为丈夫大抵“不合格”。他已经35岁,结婚多年还没有孩子,主要是妻子身体有恙,必须做手术。但实在脱不开身,便劝说老婆“保守治疗”,硬是让其拖着病体等到2021春节,方陪着前往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完成手术。

妻子说,近年平石村硬化村道10.2公里,整治泥结石路13.5公里,修建水池15口,安装饮水管道1100米,改造危房47户,搬迁农户42户。高阳是为更多幸福小家在努力、在奉献,我将携手一路同行。

冬日阳光与天空云朵交相辉映,显示其内在的可贵精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