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不换水 种菜不培土 万盛南桐镇金龙村探索“鱼菜共生”生态种养新模式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建议升级到Internet Explorer 9及以上版本或者安装Chrome内核浏览器获得最佳浏览体验。查看详情
更换或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最佳体验。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会有安全风险且无法正常显示。建议您升级或使用其他浏览器。
若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仍出现该提示,请切换至极速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历史专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局)>乡村振兴>区县动态
养鱼不换水 种菜不培土 万盛南桐镇金龙村探索“鱼菜共生”生态种养新模式
8月5日,在南桐镇金龙村,养鱼大户张亮在自家池塘的浮床上采摘空心菜,而浮床下成群结队的鱼儿游得正欢。
张亮养了30多年的鱼,是村里的养鱼大户。今年3月,区农林局和南桐镇开始在金龙村探索推行“鱼菜共生”生态种养新模式。张亮成为该村第一批采用“鱼菜共生”生态种植养殖技术的人。
南桐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张敏介绍,“鱼菜共生”生态种养技术,是利用蔬菜扎根在养鱼水体中生长,需从水体中汲取营养物质的生理特点,将养鱼过程中产生的排泄物、剩余饲料、氨氮等转化成蔬菜生长所需的养料,在池塘内形成“鱼肥水—菜净水—水养鱼”的循环系统,让鱼类和蔬菜之间形成一种和谐共生的生态平衡关系,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培土的生态循环效益。
“我家有30多亩池塘,今年我投放了20多个浮床。” 张亮说,他家池塘里的浮床是量身定做的,每个浮床上有PVC管组成浮筐,浮筐上再用渔网作浮床的面和底,最后将一棵棵空心菜整齐地插入网格内,实现了浮床上种空心菜、浮床下水中养鱼。
“活水养鱼,鱼的肉质更紧实,味道更鲜美;养鱼水种菜,菜的品质更好。”张亮说,采用“鱼菜共生”生态种养技术后,不仅空心菜每月可采摘800余斤、生态鱼批发价卖到10元/斤,实现了养鱼种菜一水两收,提升了经济效益,而且大幅改善了池塘水质,实现了养殖尾水的达标排放。
张敏说,“鱼菜共生”生态种养技术,符合当前倡导的生态绿色环保理念,该镇将继续在金龙村推行生态种养技术,扩大“鱼菜共生”种养规模,进一步助农增收,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记者 肖贵平 实习生 张皓岚 通讯员 徐皖彬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