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历史专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局)>乡村振兴>区县动态

塘坝镇: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努力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日期:2022-02-25

    塘坝镇位于潼南区南部,辖区境内交通便捷,潼荣高速、国道“319”“246”线、田塘公路纵横交错,琼江河、塘坝河、胜利河横穿全境,是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重要组团、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市级中心镇、市级卫生镇。近年来,塘坝镇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狠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天印村获评“全国首批绿色村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重庆十大特色乡村”“重庆市首批美丽宜居乡村”,金山村获评“重庆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村”“重庆市智慧旅游乡村示范点”。现将有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点做好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把乡村建设得更加美丽。塘坝镇对此高度重视,定期研究、广泛宣传、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有关决策部署,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典型案例宣传推广,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统筹实施村庄清洁、垃圾治理、污水治理、旧房提升、改厨改厕、村庄绿化、村道硬化等工程,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让广大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二、完善体制机制,压紧压实工作责任

一是成立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分管人居环境整治的副镇长任办公室主任,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二是落实人居环境整治主体责任,明确任务分工,各分管领导、责任部门根据工作职责,牵头负责本领域工作。明确各村社由班子成员包村、驻村干部牵头、支部书记具体负责,常态化推进人居环境各项工作。三是制定春夏秋冬村庄清洁行动工作方案,全力打好春、夏、秋、冬四大战役;制定《塘坝镇人居环境整治考评方案(实行)》,加强监督检查,提升工作实效。

三、深化“五项行动”,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

以“五个行动”为抓手,有效整合各方力量,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群众战争。一是持续开好院坝会。由班子成员包村、驻村干部牵头、支部书记负责,每年分小组召开院坝会,讲清楚人居环境整治干什么、怎么干,切实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二是持续搞好大扫除。由村社干部带头,坚持村不漏组、组不漏户,全家上阵、人人动手,每月开展一次彻底的大扫除。三是持续用好先锋队。充分发挥村支两委、党员干部、青年团员、公益岗位先锋队作用,常态化进村入户开展清洁行动;在全镇6所中小学校全覆盖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凝聚了共识、集聚了合力。四是持续评好示范户。利用公开栏、院坝会等宣扬公示“最美清洁户”并给予奖励;同时对脏乱差家庭进行曝光,培养群众良好卫生意识和文明生活习惯。五是持续建好农家院。因陋就简在群众房前屋后栽花种草,打造特色家庭小花园。“五个行动”有效提升了群众知晓度、参与度,人居环境整治达到了自觉化、常态化。

四、聚焦重点工作,不断提升村容村貌颜值

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狠抓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大力开展农村厕所革命,稳步开展“五清理一活动”,村容村貌不断焕发新颜。

一是扎实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镇安排公益性岗位110余人,负责各村社公共区域日常保洁;村社定期组织发动社员群众清除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散乱垃圾。完善了垃圾清运体系,镇村布设勾臂垃圾箱200余个、垃圾桶1000余个、垃圾清运车6辆,群众将垃圾丢放垃圾箱(桶)、村社负责管理收集,镇负责将垃圾及时转运到垃圾压缩站。稳步推进垃圾分类示范村建设,建立镇、村两级指导员队伍,各村社配备了适量三分类垃圾桶,大力宣传、认真指导群众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生活垃圾逐渐得到有效治理。

二是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紧紧围绕市、区两级督查反馈问题,特别是琼江流域水污染专题片曝光问题,常态化开展巡河工作,及时清理河岸垃圾、河面漂浮物。聚焦污水“三排”问题,对村级污水处理站定期全面修复,确保正常运行、发挥作用。加快推进雨污管网工程建设,切实解决雨污混流、污水乱排问题。全面推行畜禽科学养殖、干湿分离、生态净化、达标排放,一律禁止肥水养殖,防止污水入河。

三是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农村厕所革命的指示精神,按照上级有关文件和会议要求,将农村卫生厕所改造作为文明工程、民生工程,认真抓好抓实。明确了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制定了工作方案,组织各村社广泛宣传发动,讲清楚厕所革命的重要意义、内容要求,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稳步开展改厕工作,并安排专人进行指导和质量监督。2019年以来,累计改厕2089户,净化了生活环境、提高了生活品质、提升了农村文明水平。在问题厕所清理工作中,实事求是,小问题做到即查即改;排查到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厕所69个,全部实行台账管理,积极争取上级资金,逐步加以整改,确保愿用、能用、好用。

四是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以乡村治理积分制为抓手,结合“春夏秋冬”四大战役,充分发动群众,常态化洁净村庄。先锋志愿队负责村社公共区域的清洁卫生,每月一次大扫除。同时,指导群众按照“七个好”标准(家具摆好、衣被叠好、农具放好、柴草堆好、畜禽管好、卫生搞好、环境护好),做好自家的清洁卫生。各村社开展村庄清洁考评,评选“整洁庭院”“最美清洁户”,颁发流动红旗、发放适量奖品,发挥群众标杆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环境综合整治,村庄山清水秀、绿意盎然,村容村貌得到大幅提升,为乡村生态振兴书写了绿色环保底色。

五是稳妥开展“五清理一活动”专项行动。按照“五清理一活动”工作要求,组织各村社全面摸排,摸排出无人居住废旧房屋2460户、面积216505.68㎡;蓝顶棚3292户、面积346466.5㎡;管线“蜘蛛网”146户,总长度24479m;房前屋后杂物堆302户,342宗、面积4638.5㎡,田间地头废弃物83宗、面积680㎡,已组织发动群众清理。各村社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宣传动员123次、覆盖人数2.7万余人,开展活动111次、参与人数1196人。根据农村实际情况,闲置房屋实行分类处置,仍需使用的,镇村组织农户按要求进行规整;经核实不再需要的,动员复垦复绿,政府按标准补偿。对于彩钢棚,按照“严格控制增量、逐步消化存量”原则,分步实施风貌改造,优先解决公路沿线、乡村振兴示范点。要求群众新建、改建遮雨棚必须使用灰色树脂瓦,已有在用且无安全隐患的暂时予以保留,通过时间换空间,稳妥推进蓝棚顶问题整治。管线蜘蛛网整治,由通讯及电力主管部门牵头,镇、村配合,分镇分村统筹整改,能入地的入地,能穿管的穿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