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历史专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局)>乡村振兴>区县动态

万州:“治”出乡村新活力

日期:2022-04-14

乡村治则百姓安,乡村稳则国家稳。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关系到农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我区着力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突出党建引领,通过自治强基、法治固本、德治铸魂,努力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全区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约此规,共遵传;跟党走,与时进;学知识,懂科学;知荣辱,识礼节……”在龙驹镇龙溪村“三层房子”院落,重新制定上墙的《龙溪村村民公约》让人耳目一新。新的村民公约按照《三字经》的形式制定,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深受村民喜爱,成为培育文明新风、树立和谐乡风的新载体。

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份独具风格的村民公约虽然只有简洁明了的108个字,却涵盖了文明礼貌、遵纪守法、邻里互助、垃圾分类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村里以前也制定了村民公约,属于条条款款类型,不好记,也不利于推广。现在改成‘三字经’形式,记起来容易得多,效果也更好。”龙溪村党总支书记谭明清说,以前村民的自治意识要差一些,现在包括人居环境、厉行节约、孝亲敬老、文明礼仪、勤劳致富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法治兴村,法治强村。在长岭镇安溪村石地坝院子,设有法治小栈,聚力打造法治文化大院。通过书写法治标语,绘制法治漫画,建设村民法治学校定期以案释法,开办法律讲堂等进行法律法规宣传和培训,增强村民的法治意识和维权能力,构建共建共享的法治格局。

安溪村创新推出“333”基层治理模式,即创建红袖章志愿者服务队伍、乡贤队伍、法治队伍3支队伍;创建法治宣教平台、德治教化平台、智能监控平台3个平台;深化依法治理机制、矛盾排查调处机制、积分考核评估机制3项机制。

安溪村从过去的深度贫困村转变为现在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重庆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全民知法守法蔚然成风。

振兴先振志,兴村必立德。龙驹镇创新开展“志德”建设,设立了“志德”超市,开办了“志德”讲堂。“志德”超市积分奖励机制针对三类主体,分别是一般农户、脱贫户和党员,村民完成规定的事项、任务达到标准后获得积分可到“志德”超市兑换相应的物品。“志德”讲堂是开设的专题讲座或普识课堂,由驻村工作队员、村支“两委”干部、致富带头人或专家教授、技术人员等作为主讲人,针对党的重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文明礼仪、种养殖技术等方面进行宣讲解读,让村民物质生活与思想境界实现双提升。

我区通过深入推进“三治”融合,在413个村建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落实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相关制度,大力推广乡村治理积分制,推动文明村镇创建向纵深发展,区级以上文明村镇占比达到75%。深化“枫桥经验”实践,农村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保持在95%以上。逐步实现了基层治理“由管到议”、法治意识“由淡到浓”、文明乡风“逐步向好”的转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