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县注重“三个突出”推动社会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16年以来,丰都县社会扶贫工作着力解决结对帮扶“怎么扶”的问题,创新完善人人参与的社会扶贫机制,积极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的作用,努力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工作格局。截至目前,已募集各类社会资金1956.625万元,协调项目资金5.2亿元,完成村社道路建设66公里、整治2339口山坪塘、渠道整治25.2公里,解决18000人的安全饮水,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1623.7亩,培育市场主体发展特色产业2.1万亩。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突出责任担当,情真意切帮扶群众。
丰都县始终坚持政府主导、部门主帮、干部主干,围绕“见人、见事、见效”,抓好帮扶。建立“三包”结对帮扶机制,36名市管领导干部包乡镇(街道),132个县级部门包95个贫困村,7138名县乡村三级干部包1.94万户贫困户,实现帮扶到户全覆盖。对深度贫困户,采取“帮扶组”模式,即1名县管领导干部牵头,加1名县级部门干部和1名乡镇干部组成帮扶组。坚持帮扶县领导、帮扶部门、帮扶干部定期进村入户,点对点落实帮扶资金3180余万元。向95个贫困村精准选派驻村工作队。每年为每个驻村工作队解决1万元专项经费,并实行“三统一”(统一购买保险、组织体检、配备用品)。把“吃在村、住在村、干在村”作为硬性纪律,并对履职不好的驻村工作队员进行召回。2017年,每个驻村工作队由4人增加至5人,并新增了1名联系领导干部。同时,对非贫困村分别派驻精准帮扶工作队。县委将脱贫攻坚作为干部锻炼选拔的主战场,在乡镇换届、部门调整中,提拔重用工作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干部占92.5%,确保脱贫工作有效开展。
二、突出多方并进,到村到户帮扶项目。
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各界作用,多种形式推进,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一)重民生。教育资助6.3万人次、7963万元。新增7401名建卡贫困户纳入农村低保。免费资助贫困人口就医9388人次,免费向贫困人口提供11类4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推进因病致贫对象乡村医生签约服务16131户41751人。为68个贫困人员发放创业贷款680万元,贫困大学生就业率100%。
(二)重外扶。加强与水利部、国家民委、河北省、山东枣庄、市人大办公厅扶贫集团的沟通联系,积极争取对口帮扶单位的帮扶支持,广泛动员当地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各类组织积极参与丰都县扶贫开发事业。一是水利部定点扶贫。高效推动“八大工程”投入资金1.07亿元,惠及2.87万名贫困群众。水源工程建设全面提速,改善3768个贫困人口用水条件;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和千塘万亩特色产业支撑工程超额完成,解决2万贫困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帮助592户贫困家庭实现增产增收;产业帮扶工程强力实施,将100万元产业帮扶资金撬动金融资金3760万元,帮助566个贫困户解决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256个贫困户转移就业技能培训、50个贫困家庭勤工俭学工程有序推进;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讲”,全县28批次265名水利干部职工得到培训和锻炼。二是市级扶贫集团帮扶。市人大办公厅、市水利局、西南大学、重庆新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24个市级扶贫集团成员单位,持续开展“教育、卫生、文化、科技、水利、交通、产业、劳务、乡村旅游”等多种扶贫模式,本集团直接投入合计352万元,帮助引进资金6194万元,帮助引进项目23个,资助贫困大学生213人,举办培训班1期50人次,到丰都县调研指导工作115人次 。三是东西扶贫协作。2016年总投资602.023万元,枣庄市援助资金599.3万元(包括滕州市200万元),集中打造栗子乡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目前完成70%,预计2017年年底全面完成并验收,将惠及2200户7800人,其中建卡贫困户365户1450人。2017年枣庄市政府已到位资金659.2万元,其中枣庄市政府439.2万元、滕州市政府220万元,目前已规划完毕正在开展招投标工作。主要是新建登山步道3000米、安装安全护栏3000米,新建人行步道2000米、安装安全护栏2800米,新建乡村旅游接待中心2个、汽车露营基地1个5000平方米(含平场、人行便道、厕所、蓄水池等配套设施建设),修复古寨4个,新建观景亭(木质结构)4个、旅游厕所2个,古寨历史文化牌(石碑)4块、旅游景区导航牌(木制仿古结构)20块,种植油菜5000亩、中药材黄栀子基地300亩。枣庄市研究室副主任、党组成员李晓东,挂任丰都县政府党组成员。四是南岸区政府帮扶。2015年以来,落实帮扶资金1亿元重点用于高家镇、江池镇、南天湖镇、仙女湖镇、南天湖镇的贫困村,开展扶贫攻坚项目,确保2016年度全县实现脱贫目标、巩固扶贫脱贫成果。同时,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领域开展技术骨干培训、干部挂职、人才交流等智力扶持,促进南岸区与丰都县的交流、互动,协调推动丰都县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改善民生,惠及丰都百姓。
(三)重内引。引导各类民间组织、企业家,通过各种形式捐资捐物直接支持贫困户和支持贫困乡村的开发建设。重庆龙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普天物流有限公司、重庆新投建材有限公司、重庆丰都商、乡镇街商会等企业参与扶贫回报社会工作,捐资达856.4万元。
三、突出监管到位,阳光透明社会扶贫。
始终坚持供需信息、帮扶内容、帮扶成效三公开,确保阳光透明,真正做到让帮扶人放心。
(一)搭建爱心平台。结合建档立卡贫困信息网,将贫困村、贫困户的需求信息与社会各界的扶贫资源、帮扶意愿进行有效对接,为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奉献爱心搭建平台。
(二)帮扶内容公开。利用政府公众信息网站,《丰都日报》等将社会各界帮扶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的情况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帮扶人和受帮扶对象监督,真正让帮扶人放心。
(三)帮扶成效公开。利用开展国家扶贫日活动,总结宣传社会扶贫成效,开展经验交流,表彰先进,并通过网络、媒体等多种宣传媒介向社会公开,以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社会扶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