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烟台(龙口)互补共赢 同步小康

地处三峡库区腹心、素有“渝东北门户”之称的重庆市巫山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作为贫困县,要尽快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既要靠自身的艰苦奋斗,也离不开帮扶部门的倾心扶助。近两年来,巫山县扶贫工作之所以成效显著、亮点纷呈,再一次证明了这个道理。
在巫山的社会帮扶中,东西协作扶贫可谓是亮点之中的亮点。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东西扶贫协作政策,烟台(龙口)市先后对口帮扶巫山。三方立足出实招,办实事,见实效,实施“携手奔小康”行动,使得巫山扶贫工作开启全新篇章,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各项事业取得明显成效。
一、达成协议“绘蓝图”
对口帮扶怎么扶,心里先要有本帐。按照“聚焦精准、深化帮扶、长期合作、实现共赢”原则,烟台(龙口)市将帮扶巫山作为己任,动真情、动真格、扶真贫、真扶贫,对照《烟台·巫山共同推进东西扶贫协作框架协议》《龙口市与巫山县扶贫协作专项规划》,启动政府援助、企业合作、人力资源、社会帮扶等工作,迅速调集人力、财力和物力展开对口帮扶,努力同巫山县一道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
二、互动交流“搭鹊桥”
一是开展交流互访。2016年以来,烟台市政协副主席夏晓峰、发改委副主任曲世海等领导先后率代表团赴巫山,调研指导对口帮扶工作并考察扶持项目,就“烟台市—巫山县”东西扶贫协作进行专题座谈。巫山县党政主要领导率队赴烟台对接考察。截至目前,双方已对接互访6次,为双方对口帮扶、合作共赢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互派干部挂职培训。烟台市委党校还为巫山培训各类技术人才5批次50人、双方互派挂职干部10人,烟台市选派扶贫志愿者5人。三是部门与行业开展点对点的交流对接。目前两地教育、人社、旅游、团委、工会等部门开展点对点的交流对接,启动行业之间的帮扶。如烟台工会为巫山工会已捐款10万元,龙口市教体局拟用五大举措助力巫山教育。
三、项目帮扶“除穷根”
山区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后劲不足,是致贫致穷的根本原因。为拔掉“穷根”,在合作过程中,烟台(龙口)市与巫山县逐渐交汇出一种共同意识,那就是要结合各自优势,从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引导优势企业加强与巫山县的产业对接合作,为巫山县奔跑在小康路上铺下坚定基石。2016年至今,烟台(龙口)市政府援助资金1260万元。一是用于三河集中安置点建设,助推贫困户150人搬迁脱贫。二是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助推5个贫困村整村脱贫销号。三是解决5名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生活配套。四是用于茶叶、大樱桃等特色产业发展,可以带动贫困户300人稳定增收。五是开展3次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六是拟深度推进旅游融合。龙口市先后两次到巫山进行旅游对口对接和考察,组织龙口旅游宣传促销团队到巫山进行龙口旅游推介,并与南山旅游景区协商,给予巫山县群众自驾或散客门票半价优惠政策。并拟将烟台人文景点与巫山的自然景观有机结合,开设旅游专用航线,打造“海誓山盟”旅游品牌。同东江街道作为龙口市对口帮扶巫山县的重点乡镇,将帮扶黄岩村所在的建平乡,共同帮扶建设黄岩景区。七是提供就业创业平台。今年2月,龙口市赴巫山举行现场招聘会,发放招聘资料1000余份,现场进行求职意向登记150余人。两地市县人社部门召开座谈会,协商就业扶贫事项,进一步健全就业帮扶机制,确定建立劳务合作基地、建立定点招聘单位、开展就业移民等具体措施。八是延长农业产业链。近几年,巫山县重点发展了脆李、中药材、烤烟等经济作物,因为缺少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龙口市先后组织绿杰股份、胶东大药房等企业来巫山考察,就脆李生产基地建设和中药材基地建设进行对接,有望进行深度合作,实现共赢。目前巫山脆李在龙口市保鲜试验成功,保鲜时间达到44天,大大延长销售期。
社扶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