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历史专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局)>乡村振兴>社会帮扶

“寿光模式”在重庆落地取得良好开局

日期:2022-12-21

山东蔬菜“寿光模式”是全国蔬菜产业化发展的典型模式,其要义在于以发展蔬菜产业为抓手,以共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园区为平台,共同培育蔬菜现代产业园,不断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通过产业振兴来推动乡村振兴。引进山东寿光蔬菜是周乃翔省长于今年7月率代表团调研重庆期间亲自安排,并双方达成一致。

市乡村振兴局、市农委等市级相关部门和有关区县,会同山东干部管理组齐心协力,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蔬菜产业为抓手,以共建园区为平台,推动“寿光模式”在开州、永川、秀山等多个区县落地生根。开州、永川、秀山3个区县近期拟投入1亿元,落地2000亩以上基地建设,建成蔬菜基地、智能化蔬菜种苗繁育馆、食用菌(香菇)菌种工厂化智能生产车间等项目;中长期将采用财政资金补助、产业专项资金和乡村振兴基金募集等方式投入22亿元以上,建成10万亩蔬菜现代产业园、智能化蔬菜种苗繁育馆、数字农业立体栽培科技馆,以及设施农业、农业机械装备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基地,实现年产量70万吨、产值50亿元每亩地解决劳动力2—3人,吸纳或辐射带动本地劳动力20余万人稳定增收。

高层引领,建立高效推动机制。山东省、重庆市领导亲自关心和推动寿光蔬菜在渝落地事宜。市级构建了市、县多级联动体系,落实山东·重庆东西部协作第十八次联席会议工作部署,鲁渝两地市、区(县)负责人多次实地调研,靠前指挥;开州区党政代表团主动对接协商潍坊市(寿光市),完善协同推进工作机制,建立两地联合工作专班,下设6个工作小组,开州区委主要负责人担任一线总指挥,定期研究解决产业园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实现了产业项目从签约到开工建设仅用时一个月的“开州速度”。永川区政府组团主动赴山东开展招商考察工作,重点围绕寿光蔬菜落地永川,引进山东设施农业、食用菌研发生产及农业机械装备制造等领域,与山东省优秀农业企业的开展互动交流。通过与景檀新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七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交流对接,学习借鉴其科学运作模式,并达成了合作意向秀山县成立专门工作组多次往返山东和秀山之,抓实与德州市“双向协作”,前后考察多家企业进行优选比对洽谈,深入多家企业现场调研,最终确定引进寿光市新盛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深入谈判。该企业主要负责人6次到达秀山项目现场进行实地考察,深入情况,开展项目洽谈,签订合作协议书并实质推动项目落地。

因地制宜,建立规划引导机制。开州区聘请高端蔬菜规划团队,高标准编制鲁渝(寿光)蔬菜现代产业园总体发展规划,按照近期400亩示范、中期2万亩辐射、长期10万亩布局的工作思路,项目化、事项化、清单化压茬推进,着力构建蔬菜现代产业园点、线、面梯次发展格局。10万亩蔬菜基地建成投产可实现年产量70万吨、产值50亿元每亩地解决劳动力2—3人,可吸纳本地劳动力20余万人,助力脱贫群众稳岗就业。永川区紧盯景檀新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设施农业项目,该项目立足永川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农业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协同整合能力,采用“一产托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将永川区全域打造成为集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引领、大单品种植、储运加工、现代农业采摘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新时代农业硅谷;同时,永川拟在区内建设食用菌菌种和菌棒研发生产中心1个,主攻食用菌菌种、菌棒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实现食用菌生产智能化、规模化、产业化,为重庆乃至全国菇农提供优质、高产和稳定的菌种产品秀山县引进山东省寿光市新盛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袂打造“升级版”示范产业园,该项目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占地400余亩,主要建设“四区两馆一中心”,其中:一期投资2000万元,建设智能化蔬菜种苗繁育馆、蔬菜种植示范区、蔬菜分拣包装区、蔬菜瓜果采摘区及配套设施建设;二期3000万元,建设新品种试验示范区、数字农业立体栽培科技馆、新型农民培训中心及配套设施建设。重点扩展蔬菜种植示范基地1500亩,年产有机绿色果蔬2100吨,带动村民年均增收6-8万元,解决300人以上农户就近就业。

三是多方投入,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开州区发挥鲁渝协作财政援助资金引领撬动、国企融资平台主力、社会资金辅助作用,构建“政企银”多方筹资格局,保障现代产业园基地建设、设施配套、品牌营销等全链条资金投入。开州区属国企湖山投资集团作为投资主体,通过银行授信、融资租赁等方式,募集首期产业专项资金20亿元。永川区投资2亿元以上,分别寿光景檀新晶农业和七河生物公司合作,在永建设田园综合体及食用菌(香菇)菌种工厂化智能生产车间项目。目前正在与重庆市农投集团洽谈设立乡村振兴基金,拟以基金招商为切入促进项目落地。秀山县官庄街道作为秀山县蔬菜产业特色化示范基地业主积极向上申请专项补助资金,一期2000万元、二期计划3000万元,新盛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入资金300万元直接用于项目前期工作,后期还将投入土地改良、农机具购买、市场拓展、资金周转等内容。

四是成效凸显,建立联农带农机制。开州区通过建设蔬菜现代产业园,以产权联接、服务对接、劳动就业等方式,让地方蔬菜种植大户常年每亩收入1.5万元直升至每亩收入7万元带动开州区培育绿色蔬菜基地1.5万亩,打造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30个,蔬菜冷藏、物流等初深加工经营主体25实行分户经营模式,对统一规划建成的蔬菜产业园区,优化大棚租赁模式,鼓励种植农户“拎包入园”,并为其提供反担保增信、贷款贴息、大棚保险等系列优惠政策,最大限度让利于民,提高生产积极性,815个业主签订入园协议永川区与寿光景檀新晶农业科技共建设施农业项目,一期计划占地约600亩,建设周期1年,建设 “一园一仓三中心”,即建设运营高科技农业示范中心、产地云仓(农副产品冷链、仓储、物流)、电商孵化中心和农产品深加工及净菜中心,带动群众120人(其中脱贫人口20人)人均年预计增收1.2万元。七河生物项目计划建设700亩,计划投资1.4亿元,预计带动群众300人,其中脱贫人口30人,人均年预计增收2万元。同时积极对接潍柴雷沃智慧农业公司保持沟通联系,全力促成永川雷沃农机维修中心落地,布局西南山地农业机械装备研发中心。秀山县蔬菜产业特色化示范基地采用“独立运营、合作共赢”模式,在秀山注册成立独立法人公司,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项目土地由项目实施所在村专业合作社统一向农户租赁,自项目投入运营起,由独立法人公司按政府投入项目资产的6%每年固定分红,可长期合作。

寿光模式”在重庆落地取得良好开局。下一步我们将按照“需求牵引、主动对接、双向协作、市场主体”的原则,在开州、永川、秀山等区县先行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合作范围,深化合作领域,发挥重庆区位优势、直辖优势,立足本地,辐射西部,推动 “寿光模式”在重庆多点开花、全面起势,努力将鲁渝协作打造成东西部全域、全面、双向协作“新标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