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六大行动”精准帮扶贫困残疾人

自脱贫攻坚以来,奉节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坚持把残疾人工作作为脱贫攻坚一项重要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全面落实惠残政策,积极营造扶残氛围,切实提高残疾人收入水平,实施“六大行动”,精准帮扶贫困残疾人。
“两项补贴”确保残疾人落实到位。一是建立由县民政实施、县残联审核、县财政支持的工作机制,保障持证残疾人两项补贴全覆盖,仅2018年1-10月,就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发放补贴118185人次、617.89万元。二是通过开展残疾人等级鉴定“送鉴下乡”工作,精准识别残疾人建档立卡“不漏户、不漏人”,消除疑似残疾人“盲点”,确保残疾人两项补贴、医疗救助、康复服务等民生项目“应享尽享”。
“三重保障”保障残疾人后顾之忧。一是实施医疗救助,县残联实施持证残疾人资助全覆盖,其中2018年资助标准为130元/人,共投入资金184.301万元为14177人提供资助。二是确保住房安全,参与县级项目资金统筹计划,为23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了D级危房改造,做到“应改尽改”。三是解决教育问题,积极促进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列入重点服务对象;采取“随班就读”、“分类扶学”、“送教上门”的服务方式,确保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零辍学;落实残疾人大学生入学和在校生活救助127人次。
“一项制度”完善残疾人供养机制。全面实施《奉节县贫困家庭失能人员集中供养救助办法》,合理整合民政、残联、卫计等部门职能,实行“试点先行,规范管理,财政托底,购买服务,整体带动”的工作方式,推进永乐、吐祥、草堂镇三个供养中心基础建设,完善失能人员供养福利设施。目前,三个供养中心累计供养545人,目前入住371人,释放贫困残疾人家庭劳动力763名,帮助失能家庭年增收2700余万元,实现政府兜底保障,落实“应养尽养”。
“四个服务”增添残疾人心田温暖。一是为贫困残疾人发放轮椅、腋杖、盲杖、淋浴床、护理床、坐姿椅、助行器、站立架、低视力助视器、助听器等辅助器具7600余件;实施白内障免费复明手术4585人。二是落实成人精神病服药、住院救助2750人,为298名0-6岁贫困视力、听力、智力、肢体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提供手术、辅助器具配置和康复训练等服务项目救助。2018年,全县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率和精准康复服务率均达到100%,荣获月度排名全市第一。三是实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530户;落实就业年龄段的精神、智力、一二级重度残疾人发放居家托养生活补贴2180人次;为61名重度残疾人提供居家托养政府购买服务;累计安置残疾人公益性岗位284人次。四是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1792人次;扶持残疾人种养业大户和扶贫基地11个;为500户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居家康复体育服务。
“一承一整”助推残疾人产业发展。一是结合深度贫困乡镇平安乡“四个一万”和“1+3+3”发展策略,帮助平安乡有效承接重庆市残联100万元残疾人专项扶贫项目,主要用于残疾人住房改造、种养业扶持、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居家托养资助、教育资助、阳光扶贫基地等方面。二是有效整合重庆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龙湖年货·温暖万家”公益项目,由重庆龙湖集团资助200万资金专项用于平安乡贫困残疾人种植、养殖项目扶持,助推深度贫困乡镇残疾人产业发展。
“N个典型”做好残疾人经验推广。2018年4月,奉节县残联承办重庆市深度贫困乡镇残疾人脱贫攻坚现场会,获市县各级领导高度肯定;5月,奉节县残联受邀参加全国因残致贫家庭脱贫攻坚暨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和托养工作现场会,代表重庆作失能人员集中供养工作经验交流;10月,受邀参加全国脱贫攻坚工作会,就失能人员集中供养工作模式作经验交流;12月,成功承办全市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会。
信息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