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历史专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局)>乡村振兴>信息防贫

重庆市建档立卡“回头看”有方法有成效

日期:2016-05-12

为了确保对象更加精准、需求更加清楚、帮扶机制更加健全、指标体系更加完善、扶贫成果展现更加清晰,2015年年初以来,作了大量工作。国务院扶贫办2015年9月中旬举办建档立卡“回头看”培训班以后,我市再度推进,成立了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工作方案,举办了专题培训班,开展了部门之间的大数据比对,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明查暗访,建立了工作进度定期通报制度等,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认真部署,卓有成效

  (一)部署情况。是召开会议。继“6.18”贵州会议后,市委召开了135次扩大会议,市级召开了针对建档立卡“回头看”中对象准不准、措施实不实、帮扶到不到位等大大小小的会议多达10余次,举办培训班5期,印发文件通知达15份,逐级传导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压力,直接参与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的人员达1万多人。二是制定“回头看”工作方案。经主任办公会审定同意,出台了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方法及工作步骤等。三是明确了“回头看”对象工作范围。明确要求全市“回头看”的工作对象包括新一轮扶贫开发建档立卡的所有贫困户48.2万户、165.9万人、贫困村1919个、全体帮扶责任人和驻村工作队。

  (二)推进情况。整个工作我们分四个阶段推进。第一阶段(1-6月)——主动作为,全面摸底核实。从年初开始,我们对全市扶贫对象(包括贫困户、贫困村)作了一次全面摸底核实,一方面查证对象是否准确,另一方面,进一步了解贫困农户的真正需求。第二阶段(6-9月)——重点推进。6月中旬贵州会议后,我市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推向高潮,再一次逐户走访分析,制定增收计划,因村因户施策,落实帮扶措施。第三阶段(9-12月)——强力攻坚。9月中旬国务院扶贫办举办建档立卡“回头看”培训班以后,我市开展动态调整,多层级大规模组建明察暗访工作组,随机抽查,多次暗访,了解贫困村、贫困户受扶持和脱贫达标情况。第四阶段(2016.1-3月)——巩固成果。根据国扶办要求,今年1-3月,再度扶贫对象开展动态调整,进一步落实脱贫对象和新增(返贫)对象,完善系统数据信息。

  (三)工作成果。截至目前,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已经结束,并且完成了“重庆扶贫信息管理系统”与“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的所有信息对接,只有直接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录入新增对象和完善新增指标工作尚未结束,总体情况良好。从对象甄别情况看,通过大数据比对发现,原贫困户系统中的四类人员已经以户为单位全部转化为一般农户并清退了部分帮扶资金。通过动态调整,2015年全市越线达标95.3万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57%;新增和返贫5万人,占3%,贫困村脱贫808个,占贫困村总数的42%。

二、精心安排,做真做实

  (一)细化扶贫对象识别标准。严格执行《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印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开办发〔2014〕24号)文件规定,按照国家统一的识别标准和识别流程,同时,参考了以往建档立卡中的7项排除指标:一是三年内修建自有住房,在城镇购买商品房(不含因灾重建、国家基础设施拆迁房屋)或高标准装修现有住房的;二是申请对象家庭月水电燃气费、通讯费明显高于当地非贫困户的;三是家庭拥有或使用机动车辆、船舶、工程机械(残疾人代步车除外)及拥有大型农机具(赠予除外)的;四是家庭成员中有自费出国留学的;五是长期雇用他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六是对举报或质疑不能做出合理解释的;七是具有其他不符合扶贫开发对象的情形。凡有以上情形之一的,视为家庭资产状况、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当地贫困标准,不能作为扶贫开发对象。部分区县在具体实施工作方案中,对贫困户的识别还增加了一些具体指标,如万州提出“六进九不进”。

  (二)开展动态调整试点。选择巫溪、酉阳、武隆3县开展动态调整试点,重点探索贫困农民的收入统计、民主评定、审核公告、信息录入等重要环节的具体要求,经过试点,巫溪县探索出识别脱贫对象的“五步工作法”、农户收入统计的“四查四访四算四审”法,所谓“四看四访四算四审工作法”,对扶贫对象进行再摸底、再调查、再识别。“四看”,进村入户摸底调查贫困户住房、生活、生产、子女入学等情况。“四访”,通过走访干部、亲友、现场、邻居,核实贫困户基本情况。“四算”,与贫困户一起算好务工账、生产账、生活账和补贴收支账。“四审”,精准制定《贫困户脱贫方案》,并由贫困户本人、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乡镇党政“一把手”逐一审核签字确认,最后由区县委书记、区县长逐一“过堂”会审,务求精准性、可操作性。酉阳搭建了精准帮扶工作平台,武隆开发了查询贫困户信息及打印贫困户证明的智能服务终端。

  (三)开展部门之间数据比对。在国务院扶贫办指导下,我市在完善“贫困农户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推出了贫困农户在线查询系统,开发了手机版查询系统、建立了爱心扶贫网站。建立了与民政部门的低保系统和医疗救助系统、人社部门的社保系统、教委的学籍管理系统、卫生与计划生育部门的建卡贫困患者系统、残联的残疾人管理系统有效对接机制,完成了数据比对,实现了资源共享。根据《重庆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召开全市扶贫攻坚数据共建共享协调会的通知》(渝扶组办发〔2015〕55号)要求,2015年12月上旬,市扶贫办、市财政局、市教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国土房管局、市工商局、市卫计委、市残联完成了数据比对,市人社局尚在衔接之中,部分区县也主动开展了这项工作。

  (四)“回头看”的自查、抽查、督查情况。首先,区县自查。各区县开展了全方位的自查,党委、政府、人大、政协领导都采取明查暗访的方式督促指导。其次,市级抽查。抽调了18个部门的实职领导担任组长,抽调40多个部门的精兵强将,组成18个督查组,采取系统随机抽样、现场拆封公布抽查地点的方式,对33个有扶贫对象的区县开展了严格的抽查。再次,巡回暗访。市扶贫办领导带队,组建5个暗访组在33个区县巡回查访。最后,达标验收。2016年1月上中旬,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由民调中心、社科院等参与,完全通过随机抽样、背靠背检查的方式对贫困户、贫困村进行了达标验收,效果都很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