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历史专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局)>乡村振兴>政策要点

开州深学笃用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精神

日期:2018-05-02

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召开之后,重庆市开州区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以开展“脱贫决胜年、项目攻坚年、作风提升年”活动为抓手,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围绕一次性高质量通过国家验收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形成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总攻态势。

一、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位,切实强化组织领导。发挥好区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区委、区政府自觉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区头等大事、一号政治任务、最大民生工程、最大责任担当,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将其作为指导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根本遵循。进一步优化工作运行机制,区委常委会会议坚持每半月听取汇报和研究脱贫攻坚工作,区政府常务会议定期研究解决问题,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半月听取各镇乡街道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区攻坚办设立作战指挥室,建立专项工作推进制、每周问题会诊制、重大问题会商制,形成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当天下发督查快报,当天呈送团长,当天移交相关部门,做到问题发现、梳理、汇总、上报和移交“五不过夜”。各级领导干部把脱贫工作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中,以脱贫攻坚为先为重,实行星期二、三、四“无会日”制度,取消一般性会议、培训、外出考察和与扶贫无关的评比检查,确保大部分精力用于脱贫攻坚。加大脱贫攻坚工作考核权重,列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实绩的40%。全区上下抓脱贫攻坚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攻坚意识得到大幅提升。

二、把干部力量配齐配强,切实压紧压实责任。在原有11095名帮扶干部基础上,组建驻乡工作队40个,统筹安排帮扶部门中掌握扶贫政策、熟悉农村工作的机关干部职工,充实到驻乡工作队、驻村工作队,确保每村驻村工作队队员不少于5人,增派区级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副职领导干部125名担任贫困村驻村工作队副队长。全面摸排村(社区)“两委”班子运行情况,对不合格、不称职、不作为的及时调整,无合适人选的村(社区),从镇乡街道机关和事业单位中选派,或由“第一书记”兼任。为每个贫困村落实1名农业技术员,负责指导产业发展。为每个镇乡街道落实1—2名水利员,负责指导饮水项目建设和管护。落实扶贫工作团团长定点包干责任、行业扶贫分管区领导责任、行业部门牵头落实责任、乡镇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镇乡街道班子成员包村(片)责任、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直接责任等“六大”责任体系。今年以来,全区干部几乎没有节假日,帮扶单位“一把手”白天当局长,晚上当“队长”。很多帮扶干部白天坚守在服务窗口、坚守在执勤一线,下班后又进村入户,开展帮扶。全区“区乡村社”四级干部长期风里来、雨里去,坚守扶贫工作第一线,与群众关系更加融洽,脱贫攻坚的合力进一步迸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三、把作战单元划分到村,切实精准工作靶向。坚持抓重点、重实效,坚持工作问题在一线发现、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动、感情在一线联系的总体原则,进一步优化作战体系,把作战单元划分到村,把工作力量下沉到村到户,切实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干部工作下深水,团长每周到镇乡街道蹲点不少于2天、在乡镇住宿1晚,区级部门主要负责人每周2天到乡镇开展工作,镇乡街道干部职工白天下村,晚上回机关处理业务,驻(包)村领导、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常态吃住干“三在村”,帮扶干部每周开展1次帮扶工作,对问题户每周开展2次以上帮扶。全区40个镇乡街道的帮扶工作团团长、乡镇党委书记包干走访深度贫困户、班子成员包干走访“问题户”、驻村工作队、村支两委干部分别包干走访一般贫困户和所有非贫困户,确保了全区所有乡镇有区领导蹲守、村村有乡镇领导驻村、社社户户有干部入户、每户贫困户和临界非贫困户有脱贫增收路径。以村为作战单元的堡垒进一步夯实,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效率大幅提高。

四、把精准方略贯彻始终,切实筑牢脱贫根基。加强业务培训,对全区各部门、乡镇街道干部、驻乡工作队、驻村工作队、村支两委成员及所有帮扶干部开展扶贫政策业务集中大培训和大考试,对考试成绩在95分以下的对象在全区通报并进行重新学习补考,补考不合格的扣发1个月平时考核奖金。深入开展兴调研转作风促落实行动,各级干部遍访农户,反复多轮进行精准识别“回头看”,严格程序标准,及时动态调整更新,全力确保“不错评、不漏评”。推进政策落实,组织干部对所有帮扶对象家庭进行反复核查,针对低保、教育、医疗、住房、饮水、产业、保险、就业等问题进行逐项梳理,逐一查漏补缺,确保户户政策落实到位。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投入资金4.4亿元,新建产业5.67万亩,管护产业7.57万亩,135个贫困村实现全覆盖。坚持资金围绕项目转,多元整合、精准投放,不搞“大水漫灌”,坚持把“一分一厘”都视作“良心钱”“救命钱”,严格监管,绝不允许“跑冒滴漏”。坚持精准施策,根据不同致贫原因,因村因户因人施策,量身定制“五个一批”帮扶“菜单”,做到政策精准到户、资金滴灌到人。加强脱贫过程和脱贫成效管理,坚决防止假脱贫、被脱贫和数字脱贫。脱贫摘帽的基础不断夯实,攻坚制胜的条件积厚成势。

五、把督查暗访抓严抓实,切实强化作风保障。整合督查力量,提高督查实效,组建10个巡查督查组,分片包干3—5个镇乡街道和1个行业部门,实行责任捆绑,制定“十三查”操作标准,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做到“四查四促”,巡查督查结果当天形成问题清单,制发整改交办单,做到问题发现、梳理、交办、上报和移交“五不过夜”。组建机动暗访督查组,采取“双随机、两不定”的方式开展暗访督查,五轮暗访了35个乡镇62个村,召回驻村工作队队员43名,约谈165人,通报批评7人,书面检查33人,形成了威慑态势,干部作风更加扎实。

六、把内生动力充分激发,切实提升脱贫实效。坚持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和发展能力,切实斩断贫根。开展“五项评选”,坚持典型引路,评选9750名脱贫光荣户、8678户清洁卫生户、100名好媳妇、300名致富之星、1862名帮扶先进典型,组织先进典型巡回宣讲163场次,激发贫困户不等不靠、主动脱贫,引导全社会参与扶贫、投身扶贫。持续开展感恩教育、法纪教育、习惯教育、风气教育、自尊教育,弘扬自强不息、扶贫济困、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让“勤劳致富光荣、懒惰致贫可耻”的观念根植人心。开好村“两委”会、群众大会、村民代表会、党员会、院坝会,宣传脱贫政策、决策重大事项、公开项目资金,提高群众参与度。区级媒体开辟专栏,区攻坚办编印《脱贫攻坚专报》40期,镇乡街道制作宣传标语8641条,营造全民攻坚、合力决胜的浓厚氛围。持续广泛开展代办服务、助农助耕、送医进村、送教上门、就业促进、文化下乡活动,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贫困群众想脱贫、要脱贫、能脱贫的内生动力进一步提升和激发。

七、把问题整改落细落实,切实补齐工作短板。狠抓市委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把巡视反馈意见整改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将巡视组反馈意见细化分解为4个大类、12个小类、28个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79条具体整改措施,做到了整改措施、整改时限、责任领导、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五个明确”。目前,28个具体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狠抓市纪委扶贫领域专项督查和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暗访问题的整改落实,对反馈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和通报,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狠抓区攻坚办督查巡查组发现的问题整改,对当天发现的问题,做到当天传回攻坚办、当天交办给当地党委、政府、当天下发督查整改通知、当天制定整改措施,定期复查整改落实情况,对整改不力、效果不佳的镇乡街道全区通报、发黄牌警告。狠抓干部遍访问题整改,对全区所有农户进行全覆盖遍访发现的问题,分别以乡镇村为单元建立台账,实行清单管理,逐个问题研究、逐个消化问题、解决一个、销号一个。脱贫攻坚的短板不断补齐、底板不断稳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