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县全力以赴,确保年底脱贫摘帽

奉节县注重区域发展与精准到户相结合、当脱贫村和非贫困村脱贫均衡发展相结合,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确保2017年实现“户销号、村脱贫、县摘帽”的目标任务。
(一)强力推进产业扶贫,确保贫困户稳定增收。一是实施扶贫产业全覆盖。立足“高中低”三带产业布局,积极引导贫困户因户制宜发展中药材、烟叶、油橄榄、脐橙、蔬菜等脱贫产业,发展贫困户适度规模经营户1000户,确保户户都有1-2个增收产业。目前,已为每户贫困户安排产业资金2000元发展特色种养业,启动10万亩脐橙标准示范园建设,新增蔬菜基地3000亩,完成油橄榄苗木栽植6680亩28万余株,落实中药材种植土地面积29700亩。二是更加注重均衡发展。241个非贫困村已实现驻村工作队和帮扶人员全覆盖,县级每村落实100万元产业项目资金,突出解决“八难”、实现“八有”。三是推广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市场主体享受产业扶持政策与带动贫困户增收挂钩,推广“公司+基地+贫困户”等模式,建立贫困户增收利益联结机制,带动5000户人均纯收入4000元以下的扶贫对象增收脱贫。目前,投入产业资金2.2亿元,新流转土地2.1万亩,新增经营主体202个,“一村一品”基本形成。四是探索资产收益扶贫。通过农村集体资产量化确权改革、建设光伏发电站等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并对今年脱贫32个的贫困村每村补助20万元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产业,80%以上用于贫困户分红和深度贫困户深度帮扶。
(二)强力推进政策落地,确保精准落实到户到人。一是抓实抓好教育扶贫。大力实施“教育分段帮扶”工程,重点关爱2个及以上子女同时就读高中及以上、3个以上子女同时就读的贫困家庭,每年给予5000元的教育资助。二是全面推进健康扶贫。实现行政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全覆盖。实行报账“一站式”结算。目前,县财政已设立3000万元医疗救助金,确保了建卡贫困户住院报账比例达到90%以上。三是加快实施住房改造。实施C、D级危房改造4000户,高山生态扶贫搬迁2.3万人。同步跟进后续扶持,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四是拓宽就业创业渠道。开展135个贫困村充分就业村创建工作,实施“一户一人一技能”培训计划,对建卡贫困人口“零就业”家庭提供公益性岗位1800个。五是强化政策兜底保障。对重病、重残、无劳动能力贫困对象,采取低保、大病救助、涉残优惠、扶贫资金帮扶“四合一”或“多合一”的政策兜底方式,帮助建卡贫困户兜底13000人以上“脱穷境”。
(三)强力推进创新扶贫,确保亮点工作示范引领。一是加快推进“互联网+精准扶贫”。培育100个电商合作社,推广互联网+医疗扶贫,打造2个“互联网+精准扶贫”示范村、10个乡镇(街道)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二是创新金融精准扶贫方式。采取“政府+银行”的模式,为有发展产业意愿的建卡贫困户每户提供政府全贴息、无抵押、无担保的贷款1-5万元,全年为1.5万贫困户贷款5亿元以上,建立帮扶责任人捆绑机制,帮扶责任人对出现坏账的承担1%-5%的经济赔偿。目前,已有7486户贫困户申请小额贴息免抵押贷款3.7亿元。三是扩大失能人员集中供养面。完成草堂、兴隆、五马等3所社会福利院改扩建工程,年底实现失能人员供养床位1000张、1100名贫困失能人员集中供养,释放贫困家庭劳动力3000人以上。
(四)强力推进社会扶贫,确保多方力量参与帮扶。一是加大帮扶单位对接力度。加大与集团帮扶、对口帮扶、定点扶贫和东西协作扶贫单位的对接力度,充分运用市旅游局扶贫集团、沙坪坝区、山东滨州、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的优势资源。二是引导社会组织、爱心人士参与脱贫攻坚。认真组织企业帮村精准扶贫行动,开展扶贫志愿者行动,发挥县扶贫开发协会、县扶贫创业协作会、县慈善会等社团组织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多形式开展脱贫攻坚助推行动。充分利用好市旅游局和奉节县建立的扶贫爱心网站,为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与贫困群众搭建帮扶平台。三是开展2017年扶贫日活动。制定“10·17”扶贫日活动方案,精心组织实施,以全国第四个扶贫日纪念活动为载体,开展现场捐赠、走访慰问、文娱演出等扶贫公益活动,全力助推我县脱贫攻坚。
(五)强力推进精神扶贫,确保内生动力全面激发。一是宣传引导贫困群众。发挥中央、市级和县级主流媒体作用,县内社会媒体多角度全方位对扶贫成效、经验做法进行报道。开展脱贫攻坚主题教育活动,营造“政策扶、干部帮、自己干”的氛围。二是开展先进典型评选表彰。建立市级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县级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推荐评选工作机制。通过电视、网站、微信平台、院坝会等形式,宣传推广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三是建立完善脱贫激励机制。探索财政扶贫资金改补为借、改补为贷,将帮扶政策与贫困群众参与程度挂钩,实现政府行政作为、帮扶人帮扶作为、贫困户内生动力激发的有机结合。四是深度激发内生动力。大力倡导具备脱贫条件的贫困户主动申请脱贫,深度挖掘致富典型,充分利用“广播村村响”平台,积极宣传引导。村村树立主动脱贫致富带头人典型,通过群众院坝会、贫困户联社会,现身说法,示范带动,广泛宣传“自力更生,脱贫光荣”,全面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政策法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