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县朗溪乡田湾村发展特色扶贫产业成效初显

彭水县朗溪乡田湾村位于朗溪乡北部,地形以高山坡地为主,海拔402至913米,幅员面积9.6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人口254户1052人,全村90%以上为苗族;耕地1834亩,林地3195亩。早年因交通不发达、无特色主导产业,农户以种植玉米、油菜、红薯、豆类等传统作物为主,导致无稳定的经济来源,农民收入低,贫困发生率较高。脱贫攻坚战以来,田湾村力求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积极发展中药材(前胡)扶贫产业,为田湾村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了可支撑的扶贫产业,使田湾村在2016实现了整村脱贫。
成立的彭水县速达中药材专业合作社,通过实行“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与太极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回购合同,让种植农户享有最低每亩2000元的回购价格作为保障,解决了药材种植户的后顾之忧。同时,速达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与彭水县康达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签订了基地管理合同。康达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技人员不定期到田间地头对农户进行种植技术指导,病害防治技术培训,使农户充分掌握中药材种植的基本知识及注意事项,提高药材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保障了他们的种植水平。
田湾村现有中药材(前胡)种植基地规模为450亩,参与种植的农户有158户,其中:贫困户58户,可实现产值140万元,达到户均增收9000余元。彭水县委钱建超书记亲临现场指导工作,明确了乡党委政府、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的相关责任及义务。对于发展中药材产业取得的初步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种植中药材的贫困户中,冉跃进最具代表性。家庭人口5人,父亲患有严重的胃溃疡,需要长期药物治疗,妻子常年身体不适,几乎无劳动能力,两个子女因无特殊劳动技能,只能在外务工,经济收入很低,因较大的医疗费用,导致了家庭贫困。今年,田湾村驻村工作队和其帮扶人根据其自身家庭状况,以及自身发展意愿,为其规划了10亩中药材种植,另外还养殖了10头肉牛。看着现在中药材的长势,冉跃进高兴地告诉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就算今年的药材种植失败了, 我至少仍然有20000元的收入,何况目前的药材长势这么好呢,肯定收入会更高。加之我喂养的肉牛,目前长得也非常好,照这样算下来,保守估计,今年的人均纯收入至少也能达到6000元以上,把儿子叫回来帮忙是正确的选择”。原来,冉跃进怕一个人忙不过来种植药材和养殖肉牛,把原来在外地务工的儿子冉刚叫回来帮忙发展产业了。冉刚说:“以前在外打工是要轻松一点,但工资也不高,只够自己每月的花销,每年底几乎都没有过年钱带回家。现在在家虽然是辛苦了一点,但生活基本不愁,到年底还有存款,可以把新修的房子搞一下装修了。”看着贫困户有了更加稳定的收入来源和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算是对各级扶贫工作领导和干部们最好的安慰和回馈了。
明年,朗溪乡将以田湾村为示范点,总结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规划在全乡范围内推广中药材种植,计划发展如白芷、苍术等中端药材。计划2018年全乡新增种植中药材1000亩以上,实现产值300余万元,带动全乡贫困农户脱贫增收迈上新台阶。
国际合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