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黄锐:大学生返乡当“田保姆” 用无人机“掌管”万亩田地
近日,在潼南区崇龛镇一处稻田中,黄锐正站在树荫里,一边紧盯着田块上空的无人机,一边轻点遥控器按钮。随着无人机开始移动,一阵白雾均匀洒落,不到20分钟,黄锐便完成了十余亩水稻田的施肥、防虫等植保作业。
黄锐是潼南人,好不容易通过读大学跳出“农”门的他,却选择回到农村当起“田保姆”。今年,黄锐和团队“掌管”了来自安徽、山东、陕西等地19万余亩土地的作业订单。眼下,正是他们植保作业最繁忙的时节。
因爱好航拍当上了“飞手”
出生于潼南区梓潼街道的黄锐,2010年从重庆城市职业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体育工作。
这期间他接触到了无人机航拍,并发展成了自己的爱好。
本已跃出“农门”的他,没想到会因为航拍这个爱好,与农业结缘,又回到了农村。
“201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参与了中国农科院在四川水稻病虫害防治的科研项目,让我见识到无人机在农业上能大显身手。”这给黄锐带来了新思路:无人机植保在未来有着巨大的前景,何不用自己的爱好服务农业呢?
“人年轻,搞农业的激情一下就被点燃了。”黄锐回忆道。
“半道出家”的他自那以后他就迷上了农用无人机,一有空就研发适合重庆丘陵山地地形的无人机,一个人带着无人机在村子里挨家挨户敲门,寻找合适的测试地块……
很快,他就成为持证上岗的农用无人机“飞手”。
走村串户推广农业全程托管服务
就在这一年,充满信心的黄锐与朋友一同回到老家,购入6台农用无人机,成立重庆万叶丰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打算为农户提供用无人机播种、施肥、植保全程托管服务。
然而,想象中顾客盈门的场景没有出现:黄锐带着团队走遍周边村落,挨家挨户介绍托管服务,村民们却因为没有先例纷纷拒绝:“没见过用飞机种地的,种不出来,一年的收成就打水漂了……”
眼看快到农忙时节了,黄锐的公司还没有“开张”。
黄锐坐不住了,选择带着团队主动“出击”:不但在村子和周边村镇里挨家挨户演示,还前往安徽、河南等地推广无人机农保……
“我都劝他放弃了,可他还是哪里有植保的活儿就往哪里走,也不知道累。”黄锐的合伙人回忆道。
带更多年轻人用无人机玩转农业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多下来,黄锐的公司不仅开了张,管护规模也逐渐扩展,到今年已达到19万余亩,累计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植保管护面积超过140万亩。
“以水稻为例,无人机播种是人工的20倍以上,机洒农药的效率是人工的25倍以上,施肥是人工的15倍左右。”黄锐说,见识到了高效率的耕作方式,越来越多的农户认可了他们的托管服务。
现在,黄锐的公司拥有农业机械及配套设备16台(套)、农用无人机17台,今年预计收入400余万元。
最近几年,他还受农业和人社部门委托,承担起了无人机应用培训的工作,先后培养无人机飞手20多人,还通过公司带动周边村镇120余位村民就近实现就业。
同时,公司还吸引了“80后”8人、“90后”12人返乡从事农业。“现在搞农业太酷了!没选错!”“90后”林志在接触农用无人机后,2021年毅然从汽车维修转行,跟着黄锐团队在陕西、浙江等地进行植保作业,目前累计作业面积超过6万余亩。
从“半路出家”跨行搞农业的返乡大学生,到获得“全国农业技术能手”“重庆市农业机械化土专家”称号的“新农人”,一路走来,黄锐觉得支撑自己的是农业越来越光明的前景。
谈起未来,黄锐还有着自己的计划:“无人机等农机让农业变成一件很酷炫的事情,未来我还要继续开着无人机,带更多的年轻人一起用无人机玩转农业,做农村‘最靓的仔’!”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