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专栏>热点专题>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 人才振兴

“90后”厨师放弃高薪 将蔬菜种出大产业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 2023-07-03
字体:

“这几亩辣椒已经被预订了,现在基地里的蔬菜都不愁销路了。”6月27日上午,荣昌区峰高街道凤凰村的蔬菜种植基地里,陶连杰和70多位村民正忙着采摘和管护即将上市的辣椒、茄子等蔬菜。

“年轻人还是得行,一个人把基地搞起来了,我们在这里干活离家近,活路又轻松,一年收入超过2万元了。”凤凰村村民张跃坤说。

今年是陶连杰和蔬菜种植“打交道”的第5年,从大城市酒店厨师“变身”成菜农,踩在乡土上,他说:“这里不仅成就了我的事业,更有我热爱的田园生活。”

从厨师跨行当菜农

陶连杰是大足区邮亭镇人,年少时家庭条件差,他早早离家务工,在永川一家酒店一干就是近10年,从学徒工成了酒店厨师长,月薪最高时超过1万元。

多年厨师工作经历,让陶连杰了解到蔬菜市场前景不错,逐渐萌生了成就一番新事业的想法。

2016年,26岁的陶连杰拒绝了酒店老板提出的加薪挽留,选择初中时居住过的荣昌区峰高街道凤凰村发展蔬菜种植。

得知儿子的选择,陶连杰的父母火冒三丈:“好工作不要,你非要去‘自讨苦吃’吗?”“看你能种出什么名堂!”……

陶连杰不顾众人的反对,毅然住到了凤凰村,流转10多亩土地,从零开始学习茄子、辣椒等蔬菜种植。

白天他在地里忙碌,晚上就回到住处继续看书学习不同蔬菜的种植技巧,光是为了种好茄子就往周边村镇跑了好几趟,向有经验的种植户请教。“为了节约成本,播种、施肥、除草全靠自己上阵。”陶连杰回忆道。

渐渐地,10多亩地里菜苗萌发,陶连杰也从“厨师长”也变成了地地道道的菜农。

钻研技术 为蔬菜找到销路

建起蔬菜基地的第一年,由于缺乏经验和技术,陶连杰种出来的茄子和辣椒品相差不说,产量也不高,且到收获季都没有找到销路,只能烂在地里,损失超过50万元。

家人的不理解、销售的不畅,让陶连杰几乎崩溃,一度想放弃。然而看着已经长出的菜苗,他咬了咬牙,决定将自己的房子卖掉,再“试一试”。

吃一堑长一智,再“战”蔬菜种植的陶连杰狠下功夫,通过网络、书本学习种植技术,同时他一趟又一趟到周边蔬菜种植大户、技术能手基地中“实习”,还邀请专家到自己的基地“对症下药”。

又一年下来,陶连杰终于成为蔬菜种植熟手,蔬菜黄叶、长势缓慢等问题他都能从容解决。

蔬菜品质上来了,陶连杰又开始着力解决销路。白天他“钉”在地里,晚上他“蹲”在荣昌城区水口寺等农贸市场了解行情,寻找合适的客户。

终于,陶连杰的蔬菜打开了销路,渐渐卖到重庆、四川等地的多个农贸市场和商超,他的坚持赢来了回报。

带着村民一起种菜致富

销路打开后,陶连杰的蔬菜基地开始走上正轨,并逐渐扩大到1080亩。今年,蔬菜基地的综合销售额达到1500万元,还带动了不少村民一起发展,“我成立了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拉村民们‘入伙’,抱团发展蔬菜产业。”他笑道。

“我种的小米辣怎么施肥,怎么采摘和后期管护,陶老板都会亲自来指导。”村民李明玉把自家6亩地整理后,跟着陶连杰搞起了蔬菜产业,每年增收3万余元,每隔一段时间陶连杰就到她的蔬菜地指导种植技术。

如今,在陶连杰的带动下,凤凰村有60余户农户发展起了蔬菜种植,总面积超过300亩,年产值超过200万元。

“我还打算朝农旅融合的方向发展,未来果蔬采摘、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基地打造起来后,村子又是一番新景象。”陶连杰说。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