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老子曰“上善若水”,孔子曰“智者乐水”。
中国有优秀的水文化,也有优良的治水兴水传统。千百年来,水利人承载起取水利、避水害的重任。由重庆市水利局、重庆华龙网集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寻找“重庆水利实干家”人物评选入围的30位候选人中,有百亿水利工程的“掌舵者”,也有为山村解渴的“拼命三娘”……
即日起,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将陆续推出候选人系列报道,看他们如何以水之柔、以水之坚,书写新时代的水利精神。
夏天的雨水欢畅地落下,经过引水渠叮叮咚咚一路歌,一夜之后,连绵群山间河水汩汩流淌,荡漾出武隆接龙水库一片碧色,也荡漾进王丽华心间。
这是位于武隆区东北部广袤的山乡大地,深陷用水难的当地人没想到有一天能用上灌溉水,王丽华也十分感慨,10余年的援建之路终于随着水库的验收交付划上完美句号。
回望过去近20年的水利人生路,王丽华推动武隆完成了14个重点水利项目前期工作,并建设中小型水库10座,但她却只用了一句话简单概括:“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
打通堵点 修了20年的水库终于通了
“天天看乌江、年年缺水用”,武隆典型的喀斯特立体地形犹如一个天然的漏斗,让生于江边的武隆人常常因工程性缺水“喊渴”。
居住在接龙片高山地区的村民,只能看着低山的江水发愁。2003年,村民们盼来好消息:接龙片区要修水库,以后有望喝上自来水,再也不用靠天蓄水了!
然而,水库的修建过程却犹如西天取经,经历了重重困难。
“水库在2003年8月动工建设,由于地质地貌复杂,施工极为艰巨,投资超出预期,2009年停工,直到2012年又再次启动修建。”重启工程后,王丽华加入了接龙水库建设历程中。
彼时,怀揣10余年的水库规划建设经验,在了解到接龙水库面临的问题时,王丽华心中也没底。资金短缺、合同纠纷、设计变更、渗漏治理等历史遗留问题盘根错节,一一梳理,仔细研究下来,光是熟悉工程资料就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
随后,顺藤摸瓜,在不停来回查看水库资料的过程中,王丽华找出水库建设症结所在。
“水库蓄水不成功,一直存在渗漏问题,之后就是寻找原因并制定建设方案。”回想那段时间,王丽华直叹不容易。
2年的时间里,王丽华积极向市水利部门汇报,衔接协调国内专家开展渗漏原因及渗漏治理方案等技术咨询研究,并牵头落实了渗漏治理试验性封堵方案。通过有效技术措施使得渗漏治理一次性取得成功,为水库蓄水及后续工程建设奠定基础。
2017年水库再一次试蓄水,2018年水库大坝枢纽通过竣工技术预验收,2023年正式竣工验收投入使用,“接龙”建设用长达20年的艰辛换来高光时刻。
如今,汩汩流水沁润民心,解决了武隆东部片区接龙、土地、桐梓、沧沟、火炉等5个乡镇7万亩农田灌溉、3.8万人饮水和10万头牲畜用水问题。5个乡镇因水兴农,因地制宜发展烟草、中药材、茶叶等产业,村民脸上从愁容满面变喜笑颜开。
背着泡面 徒步5小时登高千米寻坝址
在数十年的水利工作中,王丽华推动武隆完成多个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同时建设了大大小小的中小型水库。说是中小型水库,难度却不亚于重点水利项目。
“在武隆喀斯特特殊的地形地貌兴水利,要面临诸多实际问题,比如坝址选址难、库盆溶洞成库难、水量分配不均衡等。”在王丽华看来,系列重点难题解决的过程就像剥洋葱一样,剥了一层又一层,需要足够的耐力和拼劲。
阅“山”无数的她,曾和勘察设计团队登上1900米的花园大沟寻找水库坝址,在群山河谷之中,他们经历了最难忘的一天。
拿着万分之一地图,王丽华与设计人员、村社人员一行沿着地图上拟选定的坝址茶盆崖区域前行,按照以往经验,王丽华随行准备了干粮和泡面。
轻轻松松地深入密林里,徒步走在杂草丛生的山地,茂盛的植被一下没过头顶,加上高低落差,很容易辨错方位,只能一次又一次沿山路往返,不断探路寻路。
从清晨到正午,没想到地图上那小小的一点,让王丽华一行往返徒步了5个多小时,远远超出她的预想。
“和我同行的伙伴是沿海的朋友,经过这一路,回家后腿疼了一个月。”王丽华听说后既心疼又无奈。登顶后,在群山之间席地而坐,用背包里的泡面就一壶水,王丽华觉得那碗面胜过任何山珍海味。
在无数次勘探和寻找水库坝址的日子里,王丽华收获许多经验,从项目进度、质量、安全、投资、程序等参与全过程关键环节管理,成为武隆区水利项目建设管理佼佼者,她由此获得一新称号——“拼命三娘”。
在她的推动下,“十三五”以来,武隆建设中小型水库10座、城区防洪护岸及中小河流治理项目3个,完成投资约21亿元。
防洪护岸 为城区筑起安全防护墙
武隆区位于乌江下段,受地形条件限制,城区依山而建,乌江由东向西贯穿城区,将其分为南北两半,每到汛期,乌江流域一遇暴雨,极易发生洪水灾害。
一边是高山地区工程性缺水,一边是城内低洼地区沿岸洪灾威胁,2013年,武隆启动沿岸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在此背景下,王丽华牵头规划实施的城区防洪护岸项目开展起来。
“和水库规划建设不同,同是治水,防洪工程既要考虑防洪需求,又要注重城市功能,比如促进人水和谐,改善人居环境等。”在乌江静静流淌的岁月里,王丽华埋首武隆城区防洪护岸工程仔细研究。
从涉河建设方案到可研初设报告,武隆城区防洪护岸工程从最初的4公里延长至如今的7公里,“长城式”不断延伸的护岸工程为武隆城区筑起坚硬的盔甲,乌江两岸面貌焕然一新,再不怕被水淹。
效果肉眼可见,左岸大木桥段防洪标准由不足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右岸护岸工程稳定了临河建筑物、岸坡垮塌,打造了城区双循环交通通道和休闲景观长廊。此外,还缓解了交通压力,拓展了城区发展空间,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形象,有效解决了城区重点河段防洪不达标问题。
无论是保障民生供水还是防洪治水,这些工程的实施只是王丽华水利建设故事的冰山一角。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系统修复水生态、综合治理水环境、科学防治水灾害,王丽华还在水利建设的整体性工作上下足功夫。
“十四五”以来,王丽华牵头组织完成了《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武隆区“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等多个综合规划,形成了“策划储备一批、前期推进一批、开工建设一批、验收投运一批”的重点水利项目推进格局,为武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坚实的水利支撑保障。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