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头都没摸过的年轻人还想搞好农业,哪个信哦!”如果3年前问起潼南区太安镇太平村的村民对新上任的村支书有什么看法,你一定会听到这样的回答。
而如今,以太平村党支部书记文春来带头的“头雁”村干部队伍,不仅从“没摸过锄头”的“门外汉”成了当地的种粮“土专家”,还让村里的稻鱼共养、油菜制种、大豆玉米套种产业“多点开花”,总产值突破570万元。
如今,再说到这帮“年轻娃娃”,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没想到一群年轻人搞农业还是得行!”
“村里来了个办得了事的村支书”
文春来是土生土长的太安镇太平村人,2008年他离开家乡到重庆工商大学学习室内设计专业,毕业后自己创办了设计公司,一干就是十多年。
直到2020年,因为太平村村支书一直缺乏适合的人选,在太安镇当地党员的推荐下,文春来选择返乡。
文春来以村党支部书记身份返乡,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村民的不信任。
原来,以前的村委班子由于年纪偏大、办事效率不高,村子发展比较迟缓。
文春来刚到村里时,村道还是一条泥巴路,太平村党群服务中心年久失修,破败不堪,甚至无法顺利处理村民的办事需求。
文春来新官上任第一把火就“烧”向了改变村委班子面貌。
文春来前后动员了3批共11名年轻人进入村委班子,还多次前往相关部门争取资金修缮了党群服务中心,并和村委成员“约法三章”:必须处理好村民的办事需求,重新建起村支两委的公信力。
“村里来了个办得了事的村支书。”渐渐地,文春来这个返乡年轻人的名字在村民里传开了。
新官上任的第二把火,文春来又“烧”向了打好群众工作基础,且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事入手。
“文书记,我们村既没有条像样的路、电也不好用,你能想想办法吗?”
村里的路一到下雨天就没法走,而电网年久失修,严重影响了村民生活。
了解情况后,文春来就一趟趟前往相关部门,争取资金为7个村民小组完成了道路硬化,并多次找到电力部门对全村电网进行改造。
文春来和一帮年轻人的努力村民们看在眼里,村民对文春来的称呼也从“文书记”成了“春来”。
赢得村民信任打造“产业村”
村民生活环境变好了,产业该如何发展?
新官上任的第三把火,文春来“烧”向了村里的产业发展。
“首先要解决在哪里种的问题。”文春来想,村里有不少土地因为村民外出务工而闲置,能不能让村集体用规模化种植的方式把土地盘活?
“春来,你又不懂农业,就别动我的土地了吧。”
一场院坝会上,不少村民站出来反对。
文春来没有放弃,走遍全村7个社挨家挨户讲道理、算收益,却依然没有村民答应。
“村民没有看到实质性的东西,根本就不信一个年轻人能够把农业做好。”想清楚原因后,文春来选择了三社的600多亩集中土地作为“示范田”,给村民“打个样”。
恰好此时文春来争取到区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于是村委班子一边做村民思想工作,一边建设高标准农田。
解决了在哪里种的问题,具体要种什么呢?
2021年时潼南区正好新引进了榨菜企业,文春来了解后便决定先种植100多亩青菜头“试一试”。
第一次看到成片的农作物在太平村的土地上长出来时,文春来发了一条朋友圈:“太平村的集体经济终于从0到1。”
然而到收获时,文春来细细一算,由于技术、市场影响,再除去人工成本,不但没有赚到钱,还亏损了几万元。
但这次经历让文春来看到了规模化种植的优势,也让一些村民看到了发展潜力。
很快,文春来为村子引入了第二批规模化种植产业: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稻渔共养、油菜制种,并引入机械播种、无人机飞防、机械收割等。当年,村集体收入就实现了从0到40万元的突破。
实实在在的收益让村民都动了心,纷纷主动支持。
如今,太平村发展水稻种植1500亩,产值270万元;油菜制种600亩,产值102万元;种植大豆玉米600亩,产值99万元;种植油菜600亩,产值102万元。其总产值已达573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新“产业村”。
继续让村子有“人气”涨“财气”
“我一直记得一句话,农村的发展不是为了代替农民,而是为了带动农民。”几年农村工作下来,文春来也有了一套自己的工作经验,他认为乡村产业不是为一时得利,而是要激发村民内生动力,形成持久的发展优势。
产业发展起来了,文春来还有新的计划:依靠村里油菜制种等产业优势,打造小型的“太平村菜花节”,依靠潼南油菜的名气吸引游客前来,给村子带来更多人气。
同时,文春来还计划为村子“接入网线”,打造“潼太优品”自有品牌,村干部化身带货主播,让村里的特色农产品“出山”带来更多财气。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