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专栏>热点专题>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 人才振兴

最美农机推广员陈令:“做好传帮带,培育更多高素质农机手”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 2023-10-23
字体:

10月15日,开州区竹溪镇,30厘米高的稻桩又结出金黄的稻穗,一派丰收景象。

“老曾,抓紧联系小陈,今年这片再生稻还是交给他统一开展水稻的机收。”望着即将收割的稻谷,竹溪镇副镇长周红清向镇农服中心站长曾昌平叮嘱道。

小陈名叫陈令,是开州区广德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在开州,从事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主体有40多家,周红清为啥指名点姓要找陈令?

“还不是小陈手上有活儿,做事我们放心。”曾昌平解释说。正是由于农机技术过硬,前不久,陈令还被评为重庆首届最美农机推广员。

农村小伙迷上农机

38岁的陈令是开州区丰乐街道黄陵村人,父母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记者第一次见到他时,皮肤黝黑的他看上去有点腼腆,不太喜欢与陌生人交流。但问到为何爱上农机时,他打开了话匣子。

18岁那年,陈令高中毕业时,村里来了一群农机推广员,他们在田间演示微型耕种机。陈令看着这些“洋机器”心生好奇,于是在一旁饶有兴趣地看了起来。

随着“突突突”的轰鸣声,操作员手扶把手在田间忙碌起来,不一会儿,一大块地瞬间就被犁好了。

“这些农机太有用了,又快又好还省力!”旁边的村民一片欢呼,陈令也看得目瞪口呆。“当时我就想,这个机器耕田肯定比牛强多了。”陈令说,他永远忘不了过去每逢开春农忙时,村民们到处找牛耕田的情景,为了抢春播时间,父母经常忙得“两头黑”。

“我要去学开耕田机,以后方便大家。”陈令的想法,得到了父亲的支持他,还拿出家里的积蓄,购买了一台耕田机。

从此,陈令和农机结下不解之缘。

成立合作社开展代耕代种

2004年,陈令应聘到开县农机推广站当技术员,他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快,动手能力很强,各种农机维修和操作上手非常快。不论哪种机型,只要他琢磨琢磨,试过几遍就能下地。很快他就在开州农机行当小有名气。

在下乡推广农机技术时,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在他脑海里:青壮年逐步走向城市打工,农村留守人口主要由老人、小孩、妇女组成,而留下来的劳动力无法从事繁重的农业生产活动,进而导致越来越多的土地闲置。以后究竟谁来种地,怎么种地?

一番深思后,2009年,开州区广德农机专业合作社在陈令的组织下成立,他带领社里的12名会员用专业技术和现代农机,进行农机社会化服务。

一时间,陈令驾驶着“大铁牛”徜徉在田间的景象,成了当地田野靓丽的一道风景线,他也成了深受村民喜欢的“陈师傅”。

“多亏陈师傅帮忙,让我们增收又增产,一亩田起码要多收300斤谷子。”开州区天和镇天和村村民吴高富说,现在大多数年轻人在外务工,老人根本使不上劲,全靠机器来帮忙,解决了播种、耕田、收割的大问题。

“说句心里话,当了10多年的农机手,我蛮有成就感的。每当给留守老人干完活,他们眼神里抑制不住的感激,让我觉得选择了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事业。”陈令说。

带出数千名徒弟

“事实上,陈令不光是农机操作高手,还是维修专家,十分难能可贵。”开州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相关负责人说,陈令爱钻研、肯学习,农机上的疑难,只要他到场,准能迎刃而解。

2013年,他被聘为开州区金开拖拉机驾校教练,10年来累计培训了1100多名合格的拖拉机驾驶员以及1500余名农机具维修、农机化生产等农机技能人才,带头开展“土地托管”5万余亩,宜机化土地整治技术服务1万余亩。

在传道授业的同时,他还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2019年他踏入校园为自己充电,在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学习农机装备应用技术。“我希望有更多高学历、能力强的人才加入农业大军,进一步解决农村劳动力紧缺的问题,为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而奋斗。”他说。

由于贡献突出,陈令被市农业农村委聘任为“重庆市农机重点工种专家工作室”专家成员、农机教学培训师资库教师等,以及第一批入选全国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名录人员(农机故障诊断维修、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管理)“全市技术能手”、重庆市第六届人大代表等荣誉。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愿意一直当好带头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农机手,助力乡村产业振兴。”谈及下一步打算,陈令坚定地说。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