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专栏>热点专题>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 人才振兴

发展致富带头人刘海龙——“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共同富裕才是最终目标”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 2023-12-25
字体:

记者 杨铌紫

47岁的刘海龙因身患重病而落下残疾,身残志坚的他与命运抗争,重振信心创业,成为石柱县桥头镇赵山村的养兔大户和发展致富带头人。他说,创业10余年,驱使他不断向前发展的就是这句话:“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共同富裕才是最终目标。”

29岁时,刘海龙因疾病导致双股骨头坏死,身体残疾了,不能再外出打工,家里有老人和孩子要照顾,治病的借债必须归还,病情还需后续治疗,他决定另谋发展出路。

2012年,石柱县残联获悉刘海龙的情况后,结合其家庭实际,帮助刘海龙办起了可容纳4000只长毛兔的养殖场。

对于残疾人来说,创业要比正常人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为节约建兔场的资金,刘海龙坐在轮椅上,自己动手搅拌混凝土、砌砖块。

随着身体慢慢恢复,刘海龙终于扔掉了轮椅,在拐杖的支撑下,可以慢慢行走。重新站立起来后,他对发展长毛兔产业的信心更足了。

第一年,毛兔市场行情不太好,刘海龙不仅没能赚钱,还因为维持养殖场和资金周转背上了更多的债务。这时,石柱县残联再次向他伸出援助之手,为其落实了残疾人创业扶持项目,安排其申报康复扶贫贷款。

看到希望的刘海龙下定决心坚持下去。第二年,刘海龙赚钱了,盈利了5万多元。

第三年,兔毛价格再次走低,刘海龙剪下的兔毛不敢卖出去,卖得多亏得就越多,只好囤积起来。待兔毛价格刚刚上扬一点,他就把囤积的兔毛全部卖掉,还了亲戚朋友们的欠款。

2016年,见肉兔市场需求量较大,价格相对稳定,且饲养周期短、见效快,刘海龙又成立了石柱县龙翔肉兔养殖场。

此后,刘海龙成立渝畅农(石柱县)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如今,他的兔场肉兔存栏量达到2.5万只,每年销售肉兔15万只左右,吸纳长期务工群众20余名,年均兑现工资100万余元,带领大家走上“增收路”。

去年,刘海龙组织村民开垦荒地1500余亩,发展辣椒、甜糯玉米和油菜产业,通过“一地双收”,实现粮油兼丰,让“撂荒地”变成“增收田”。

提及未来规划,刘海龙说,打算继续提升扩大现有的肉兔养殖规模,并打响自有品牌,带领更多乡亲一同致富。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