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村距离桥头镇场镇较远,资源优势不突出,以往发展平平。
近年来,因坐落在藤子沟水库湖畔,风景秀美,该村成了全镇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重点村。通过政府招商引资,如今村里民宿、娱乐项目等旅游配套不断完善,加上营造出的欧式滨湖小镇风貌,让长沙村逐渐成为乡村休闲游的好去处。
春天来了,我们村子又热闹起来了。在碧波荡漾的藤子沟水库周边,游客们或喝茶闲聊,或放声高歌,或体验娱乐项目欢笑连连……安逸休闲的场景,放在艺术家和学生们眼里,那都是写生创作的鲜活素材。
近年来,在市委宣传部帮扶集团的支持下,重庆天籁教育集团携手多所川渝美术院校,在桥头镇打造创作写生基地,每年一批接一批的艺术家和学生来桥头采风、画画。我们长沙村坐拥藤子沟国家湿地公园的秀美风景,自然也是他们笔下的“主角”之一。
今天,我就着重为大家展示其中的三幅画作,为大家讲述我们长沙村如何从一个“差生”逆袭成现在的旅游“明星村”。
一湖水
首先,要给大家看的就是艺术爱好者崔毅的一幅油画作品,画的正是我们的藤子沟水库:碧绿的湖水平静无波,远处两座白桥横跨在湖面,连起两岸由浅及深的青山,生机勃勃。
藤子沟水库是我们桥头镇的核心自然资源,正是因为这湖水,我们才走上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道路。
2021年,桥头镇被列为全市17个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之一,驻乡工作队紧跟着来到桥头。
该怎么发展?为了找寻答案,一进桥头,工作队就开始走村入户。在走访期间,穿镇而过的藤子沟水库就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我们坐落在湖畔的长沙村,少见的湖滨小镇景观十分漂亮、独特。
队员们翻阅以往资料时,还发现了修建藤子沟水库背后的故事。当时,为了区域防洪需求修建藤子沟水库时,长沙村村民整村搬迁至山上,旧场镇现已没入水库底部。这段历史,让长沙村的故事更加厚重了。
后来,在调研中工作队又发现了大寨坎土司遗址、羊角寨、凤凰寨等其它旅游资源,就此初步商定下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思路。
但各个村如何差异化发展?工作队又仔细分析了每个村的资源禀赋,最终形成一湖水+湿地康养、综合服务、耕读田园3个组团的发展规划。
一湖水,当然就是指的藤子沟水库了!我们滨湖的长沙村就这样从全镇的一个“差生”突然站上了发展的“C”位!
为了抓住这个机遇,我们村围绕旅游所需,加快修路、完善基础设施,大步迈开了乡村振兴的步伐。
一条街
这第二幅作品,是来自艺术爱好者陈孝荣的一幅水彩画。远眺藤子沟国家湿地公园滨湖一条街,一排排农房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山下成片的滨湖绿地风景秀美。在这片区域,如今有精品民宿、湖畔小火车、空中漂流、露营基地……我们长沙村不仅美还变“青春”了!
短短两三年时间,灰扑扑的村子,如何变成一个欧式湖滨小镇?全靠各类人才的加入!
2021年年底,桥头镇就对外广发“英雄帖”,号召有识之士一起来建设桥头。
很快,一些客商就来实地考察。这次考察中,深耕旅游业多年的袁权决定留下来,在我们长沙村发展。他直接流转了湖畔一处农房开办民宿,还接手了民宿所在的一条街,打造农文旅融合项目。
随着项目实施,原本风格迥异的农房风格逐渐统一起来,改窗、改门、加装阳台,又涂上淡蓝、淡粉、淡绿、米白色的油漆,逐渐有了欧式风情,颇具文艺范儿。同时他又把闲置的荒坡利用起来,打造了露营基地。通过市场运营,慢慢地一些年轻人来到了村里。
去年,袁权又瞄准现在亲子游的市场需求,陆续搞起了湖畔小火车、空中漂流等旅游项目,把露营基地进一步拓展升级,村里的人气越来越旺。
现在村里已经建起6个精品民宿,开办了5家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的美好图景已经铺展开来。
今后,我们还计划进一步利用村上的水资源,开发一些新的娱乐项目。今年夏天,提档升级后的湖滨小镇更值得期待!
一块田第三幅画嘛,是来自天籁教育集团学生李承遥画的以稻田为主题的油画。蔚蓝的天空下,阡陌纵横,稻田宛如一块金黄地毯铺在原野,远处是藤子沟水库一湖碧水,蓝色、黄色、绿色三个色块涂抹出长沙版的“富春山居图”。这正是我们以农业为根、旅游为魂,助力三产融合的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稻田农场。
近几年,村里旅游发展得风生水起,也带动了部分村民就近就业,还有很多村民享受到了分红。与此同时,大家还在想办法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村民增收。所以,村集体就在湖畔统一流转了80亩农田,做了这个稻田农场。
原来,村民在这里种水稻、玉米、花生,然后辛辛苦苦背到场镇上卖,费力又卖不起价。村集体流转过来后,统一种上了高山生态有机大米,夏天可以看青绿的禾苗,秋天可以看金黄的稻谷,不仅让旅游内容更丰富,最终还收获了6万多斤优质大米,销售了40万元!当然,稻田农场只是其中一个产业。去年,村集体还结合现有市场渠道,种植了120亩辣椒、40亩西瓜,也分别卖出16万元、10万元,村集体经济从5万元一举提升至73万元,在全镇名列前茅。同时,还带动了1600人次务工增收20余万元,11户脱贫户户均增收1400元。
但我们心里也清楚,目前这些农产品销售更多还是依赖消费帮扶,还没有完全走出市场化的道路。所以,去年以来,大家就在思考,如何能给长沙村留下一个“带不走”的产业。
经过市场调查,我们有了两个方向:一是开发村里的山泉水,做成桶装水销售;二是种植食用菌,国内这个市场还有缺口,有发展空间和潜力。
目前,这两个产业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之中,希望未来长沙村的发展让更多村民有获得感、幸福感,大家一起共建我们的魅力长沙、青春长沙!